西弗吉尼亚州河水遭污染居民获赔1.5亿美元

2014年1月初西弗吉尼亚州首府查尔斯顿(Charleston)附近的埃尔克河遭到化学品泄漏污染,造成附近30万居民用水危机,虽然肇事企业及当地政府紧急应对,但受到波及的居民还是将涉及河水污染事件的企业以及自来水公司告上法庭。经过两年多的法律诉讼,今年11月初被告与原告达成和解协议,赔偿1.51亿美元。

根据和解协议,被告之一的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West Virginia American Water Co.)同意拿出1.26亿美元赔偿款,另外一个被告伊士曼化工公司(Eastman Chemical Co.)同意拿出2500万美元。对于达成和解协议,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在声明中表示同意拿出赔款并不等于认错,公司认为将该公司列为被告是不合理的,但为了不被诉讼分心而专注为客户服务,所以决定“拿钱消灾”,了结诉案;伊士曼化工公司则表示和解协议有利社区民众,而导致化工原料泄漏的元凶“自由企业”( Freedom Industries)则在事件发生不久后宣布破产,两名相关负责人被判30天监禁。

在西弗吉尼亚州河水遭污染和解协议中答应赔款的两家企业,一家是为当地居民及商家提供生活及饮用水的自来水公司,另外一家则是生产化学品的化工企业,这两家企业并非河水污染的直接责任者,直接引起化学物泄漏导致河水污染的是储藏化学物的公司“自由企业”。

河水污染事件发生在2014年1月9日,“自由企业”储藏化学物的储存罐因为管理不善发生了泄漏,大约7500加仑的液体化学品(4-Methylcyclohexanemethanol,简称MCHM)流入地下,由于这家公司的储存罐位于埃尔克河上游,离开该地区主要自来水公司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的厂区不到两公里,因此,不久这些泄漏到地面的化学品,很快就从地下流入埃尔克河,使埃尔克河遭到污染。

接到居民的抱怨后,州环保署的检查人员立刻赶往“自由企业”厂区确定了泄漏的源头,并立刻通知了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接到通知后,由于不清楚泄漏规模有多大,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还很自信地认为他们的水处理设备可以过滤掉流入水中的化学污染物,不会影响水质。但5个小时以后,厂方发现水处理过滤系统已经无法完全过滤污染化学品,因此通知了相关部门,并告知用户不要饮用自来水,受到影响的居民约30万人,涉及范围达9个县。过了5天,在自来水厂、州政府及联邦政府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后,自来水的水质才恢复正常。

由于“自由企业”在事故发生不久就宣布破产,无法承担赔偿的责任,因此当地居民及商家联合将生产化学品的伊士曼化工公司以及没有及时通知居民的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告上法庭,这两家企业,尤其是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虽然自认也是受害者,满心委屈,但面对集体诉讼,在拖延了近3年后,才决定采取赔款的方式结案。根据和解协议,西弗吉尼亚美国水厂还承诺不得在未来增加水费,变相将赔款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河流污染事件发生后,居民排队购买瓶装水(照片:美联社)
河流污染事件发生后,居民排队购买瓶装水(照片:美联社)
受到污染的河流(照片:美联社)
受到污染的河流(照片:美联社)
州政府员工测试自来水质量(照片:美联社)
州政府员工测试自来水质量(照片: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