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这个名字,对关注文学的读者应该不会陌生:他是美国最早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因为“他的戏剧作品的力量、诚实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悲剧的原始概念”(for the power, honesty and deep-felt emotions of his dramatic works, which embody an original concept of tragedy)而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该奖项实际上是在1937年颁发的,因为诺贝尔基金会有一项规定,即如果有一年某奖项被提名人当中没有合格的得主,则该奖项可以推迟到次年颁发,所以奥尼尔是在1937年得到这一荣誉的。
奥尼尔1888年出生在纽约的一个戏剧世家,父亲是原籍爱尔兰的演员。在那个年代,美国的剧团常年奔波于各大城市的演出场所,奥尼尔就是在百老汇大街的一家旅馆里来到人间的。这大概是他的宿命:尽管在得到诺奖后,奥尼尔曾经在他的“大道别墅”(Tao House)住了7年,最终仍然离开了那里,而且最后还是在一间旅馆房间离别人世的。
奥尼尔曾经进过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但是都在大约一年后辍学。他年轻时曾经闯荡南美,当过水手,20来岁回到美国,在他父亲的剧团里打杂,也充当临时演员。他的父亲对奥尼尔的演技并不看好,而他对当时美国的戏剧风格也不满意。奥尼尔是美国最早引介契诃夫、易卜生和斯特林堡戏剧风格的美国剧作家,一生写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独幕剧,其中有4部戏剧获得普利策奖,包括创作于1918年的《天边外》(Beyond the Horizon)。天边外是一部悲剧作品,业界普遍认为它是美国本土戏剧的开端,它描写兄弟俩因为爱上了同一位邻居姑娘,以致一个浪迹天涯,一个虽然成家却贫病交加死于肺结核。经过多次修订,1920年正式搬上舞台,当年即获得普利策奖,也是后来奥尼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奥尼尔在得到诺贝尔奖之后,和许多经济上并不宽裕的诺奖得主一样,用所得奖金的大部在旧金山东湾的丹维尔(Danville)附近丘陵上面购地建房。因为他和妻子都对东方文化着迷,尤其是中国的道家思想,所以在设计建造和装修上都融入了许多亚洲文化,他把这所房子命名为“大道别墅”。整个院落的布局具有道家的魔幻元素,院门与房屋大门不在一线,以弯曲的甬道相连,与道家驱魔辟邪思想一致。屋内的天花板和地面的色调也是如此,许多窗户都以镜面代替,辅以整幅的远景图案。室内家具摆设有东方的屏风和太师椅,楼梯扶手栏杆上镶嵌着武士和各种兽首,甚至还购置了一张鸦片馆里供人躺着抽鸦片的大床作为自己的卧床。
奥尼尔在大道别墅写作了他最后一部获奖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他将该剧的两部手稿分别交给兰登书屋和耶鲁大学封存,并要求不得在他过世后25年内出版。但是其遗孀在奥尼尔去世后,迫使兰登书屋公开手稿。该剧于1956年首映,为奥尼尔赢得第4次普利策奖,其盈利主要受益者是耶鲁大学。
奥尼尔夫妇于1944年将大道别墅出售给一家牧场主。当它因年久失修面临颓败之际,当地的几位热心人士组织了“尤金·奥尼尔暨大道别墅基金会”,组织演出和募捐,将它保存下来,并且通过游说努力,在1971年大道别墅被列为国家历史地标,1976年国会将其纳入国家历史遗址加以保护,并且在1980年由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复原、维护和对公众开放。
最后插一句题外话。世人不知奥尼尔的可能不少,但是不知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却不多。而卓别林最后一任夫人则是奥尼尔的小女儿乌娜(Oona)。乌娜是卓别林最后一任妻子,他们结婚的时候,卓别林已经54岁,而乌娜才只有18岁,为此奥尼尔大为光火,从此再也没有和这个小女儿讲过一句话,而且一年后就搬离了大道别墅。但乌娜在卓别林身上找到了父挚之爱,两人的忘年恋开花结果。乌娜不但为卓别林生下了8个儿女,而且让他从此收心,平静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图片除注明出处的之外,均为Jianan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