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法基·迈赫迪开始在国际刑事法院接受庭审(© AP Images)

9月22日,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判处一名穆斯林极端分子犯有战争罪,因他在马里沙漠城市廷巴克图(Timbuktu)指挥损毁历史性陵殿而判处他9年徒刑。

艾哈迈德·法基·迈赫迪(Ahmad Al Faqi Al Mahdi)原为一名教师,他承认犯有上述罪行,并对在2012年6月和7月间指挥反叛分子挥舞锄头损毁9座陵殿及一扇清真寺大门的罪行表示悔过。

对迈赫迪的庭审于8月22日开始,这是国际刑事法院于2002年在海牙(Hague)设立以来的一个里程碑,是首次判处损毁宗教建筑或历史性纪念建筑的行径有罪,也是第一次宣判一个穆斯林极端分子有罪。

据《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道,所有被捣毁的陵殿都已被修复,“外国捐赠方为修复工作提供了资金”。

与基地组织(Al-Qaida)有牵连的反叛武装于2012年占领了历史悠久的撒哈拉沙漠古城廷巴克图,并推行严厉苛刻的伊斯兰法,要求捣毁他们认为是宣扬偶像崇拜的历史悠久的用泥砖修建的陵墓。迈赫迪当时是廷巴克图的新统治者所组建的一个“道义卫队”(morality brigades)的头目。

A man standing on ruins in the desert (© AP Images)
2014年,泥瓦匠拉米亚(Alassane Ramiya)查看廷巴克图一处被极端分子损毁的陵墓。 (© AP Images)

国际刑事法院的起诉人员说,迈赫迪是一个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安萨尔埃丁”(Ansar Eddine)的成员,该组织于2012年在马里北部地区掌权。这些武装分子在近一年以后被法国军队赶出该地区,迈赫迪于2014年在邻近的尼日尔被捕。

被告人在被判罪及定刑后一言未发。但在庭审开始时,迈赫迪曾告诫全世界穆斯林不要犯下他所犯下的那些罪行。

他说:“那些行径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好处。”

迈赫迪本因损毁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的行径而面临最长可达30年的刑期。但主审法官邦卡朗安(Raul Pangalangan)认为出于几个因素可考虑从轻处罚,其中包括迈赫迪最初并不想捣毁这些历史性陵殿,以及法官所说的他显而易见的真诚的悔过之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高度评价此次判决,称之为制止对破坏世界文化遗产有罪不罚的现象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Director-General)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说:“在人民及其历史遗产屡遭暴力的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的这一判决是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更广泛措施的一个关键部分。”

国际人权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副主席德里萨·特劳雷(Drissa Traore)说,迈赫迪被判刑“是大力打击马里存在的有罪不罚现象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