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裁判员因强制戴头巾的法令而拒绝回国

女裁判在一场女子国际象棋比赛开始之前(© Stringer/AFP/Getty Images)
国际象棋裁判绍雷·巴亚特(中)1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比赛中的照片。她在照片中看似没有戴伊朗政权要求必须要戴的头巾,因此担心返回伊朗会有危险。(© Stringer/AFP/Getty Images)

伊朗一位国际象棋裁判在一场国际象棋比赛中担任裁判官时没戴头巾的照片令她担心自己的安全,因此拒绝回国。

32岁的绍雷·巴亚特(Shohreh Bayat)曾担任伊朗国际象棋联合会(Iranian Chess Federation)秘书长。她说自己当时戴了头巾,但在网上流传的一些照片中看不出来。而且她并不认为戴头巾应当是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

巴亚特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人们应当有权选择希望如何着装,不应当受到强迫。”她说:“我一直忍着因为我生活在伊朗。我当时别无选择。”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Islamic Revolution)以来,伊朗妇女在这个曾经的繁荣现代化社会里一直面临着诸多限制。妇女被禁止进入足球场馆及参加其他体育赛事,她们如果违反强制性的必须戴头巾的法律就会面临坐牢的危险。

2019年7月,3名妇女因对强制戴头巾的法令进行和平抗议而被一名法官判处合计55年监禁。美国谴责这种惩罚“严重违反”基本人权。2019年3月,另一名法官判处为不戴头巾而受到指控的其他妇女进行辩护的人权律师纳西林·索托德赫(Nasrin Sotoudeh)148次鞭刑和33年监禁。

但伊朗妇女继续争取平等。在“白色星期三”(White Wednesday)运动中,妇女们身穿白衣,对无法选择在公共场合是否戴头巾表示抗议。很多妇女在社交媒体上贴出了她们不戴头巾的照片。

今年年初,伊朗唯一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女选手基米·阿里扎德(Kimia Alizadeh)逃离伊朗。阿里扎德控诉伊朗官员进行性别歧视和不正当待遇,批评戴头巾法令,并说自己是“数百万在伊朗受到压迫的女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