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音乐界传奇人物鲍勃·迪伦(Bob Dylan)荣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个久负盛名的奖项的歌曲作者。
决定这个年度奖项的获得者的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表示,授奖于迪伦是为了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颖的诗意的表现手法”。
聚集在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宣布获奖者仪式上的人们在听到迪伦的名字后大声喝彩。(过去几年,迪伦曾被预测为诺贝尔奖得主人选之一,但并没有被视为一位有实力的竞争者。)
BREAKING 2016 #NobelPrize in Literature to Bob Dylan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pic.twitter.com/XYkeJKRfhv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3, 2016
迪伦获奖的原因
一些人士认为将诺贝尔奖授予迪伦有悖惯例,但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萨拉·丹纽尔斯(Sara Danius)力挺迪伦,并称他是“英语传统中的一位伟大诗人”。
她说:“他的作品跨度很大,从阿帕拉契亚民歌、南方三角州地区的蓝调,一直到法国现代主义的兰波(Rimbaud)。”
Interview with Permanent Secretary Sara Danius #NobelPrize https://t.co/vXUDvB0pgH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3, 2016
印度的newKerala网站报道说,很多艺术家都在为瑞典学院的决定喝彩,其中包括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他发出的推文说:“从奥菲斯(Orpheus)到假面骑士Faiz, 歌曲和诗歌一直紧密相连。迪伦是游吟诗人传统的卓越继承者。选得太好了,诺贝尔。”
印度歌手谢卡尔(Vishal Dadlani)发文表示:“我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太好了!他的歌曲为我塑造了自由的意义。”
自学成才
歌手和歌曲作者鲍勃·迪伦今年75岁。他于1941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Minnesota)的杜鲁斯(Duluth),原名为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他成长在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通过自学学会了弹吉他、吹口琴及弹钢琴。
他于1959年开始了音乐生涯,最初在咖啡馆里演唱。他最知名的作品出自1960年代,《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e Wind)等歌曲成为反越战及民权运动之歌。
他于1965年创作的经典歌曲《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被《滚石》杂志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歌曲(greatest song of all time)。该杂志表示:“没有其他任何一首流行歌曲如此彻底地挑战并改变了那个时代以及所有时代的商业法规和艺术惯例。”
迪伦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正式颁奖典礼上领奖,成为本年度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