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华人电影导演,大陆、港台的李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杨德昌、蔡明亮、侯孝贤、王家卫、关锦鹏等,个个如雷贯耳、人人耳熟能详。但如果说到历史上谁是第一位华人导演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名。令人大感惊讶的是,这位华人导演中的第一人,不但是一位美籍华人,还是一位女性,大名黃女娣。

黃女娣(Marion E. Wong)在1916年就自导、自编、自演了一部黑白默片<<关武帝>>(The Curse of Quon Gwon: When the Far East Mingles with the West),这部影片以旧金山地区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移民美国的华人家庭的悲剧,试图由此反映中西文化的不同以及华人移民美国后面对的文化冲突。黃女娣在20世纪初期的默片时代以一己之力,在家人的财政协助以及人力支援下,在好莱坞以外独立成立华人电影制作公司,制作了一部全部由华人担任角色(演员基本是黃女娣的家人)的电影,不但堪称华人电影先驱,也是电影发展史上值得一书的精彩一页。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电影<<关武帝>>以及其制片人、导演的中文名,现在还不能完全确认,原因是这部电影淹没已久,在2006年被发现前,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2006年黃女娣的后人在地下室发现了残存的电影胶卷,约35分钟播放长度,这部早期黑白默片才重见天日,引起人们的重视,著名美籍华裔纪录片导演曾奕田(Arthur Dong)在<<好莱坞的华人>>(Hollywood Chinese)中便提到了这部影片,主流传媒也纷纷报道此事,国会图书馆已将该片列入国家电影名册(National Film Registry)。
新发现的电影其实并没有中文,因此,现在的中文片名便由电影同行将其翻译成<<关武帝>>,而导演的中文名则几乎没有人知道。笔者在写作这篇博文前,曾请教了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系教授刘帼华(Jenny Kwok Wah Lau),她是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电影学博士的华人,对华人电影发展有广泛及精湛的研究,也在美国传媒撰文介绍过<<关武帝>>,关于Marion E. Wong的中文名,她告诉笔者“据信”是黃女娣,也不敢完全肯定。
根据现在残存的胶卷,<<关武帝>>的故事围绕着一位住在旧金山的美籍华人商人纳妾展开,这位华人商人的妻子因为不能生育,按当时中国的传统纳妾,新娶的二太太是在美国生长的华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传统,生活习惯都已美式化,因此在家庭中引起很多文化冲击,不但正房嫉恨她,家中老人也不喜欢她,最后引发家庭悲剧。<<关武帝>>的拍摄曾在当时引起过传媒的兴趣,据当年的<<奥克兰论坛报>>(Oakland Tribune)的报道,记者曾采访过导演黃女娣,她表示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是要将中国文化介绍给美国观众,如果电影发行成功,她会再接再厉拍摄更多有关中国的影片。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很不成功,投资支持她的叔父也宣布破产,此后黃女娣再也没有拍出新的电影,连这部开风气之先的电影,也几乎被人遗忘了。
黃女娣1895年出生于旧金山中产家庭,后来随家人搬去奥克兰居住,是第三代美籍华人,16岁时曾到大陆相亲,但没有成功;她曾在大学学习过。当年卓别林拍喜剧时,曾以她家开设的咖啡馆为场景,黃女娣便迷上了电影,她甚至挖卓别林的墙脚,高薪聘请卓别林的摄影师为自己工作,这使得电影<<关武帝>>在当时拍出了高水准的镜头。黃女娣21岁时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立公司拍电影,这在当时绝对是开风气之先的举动,她的家人能在财力上支持她,说明也很新潮。电影发行失败后,黃女娣没有放弃在艺术方面的追求,在自己开设的餐馆及夜总会唱歌表演,大获成功。
黃女娣嫁人后就在家专心相夫教子,丈夫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毕业的第一位华人学生,也是在美国取得执照的第一位亚裔电气工程师。黃女娣的一个女儿后来成为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教师,黃女娣为此十分自豪,认为是继承了自己的天分。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在1916年导演的电影<<关武帝>>不但是她一生的宝贵财富,也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传奇。1970年黃女娣去世,享年75岁。
黃女娣的故事之所以引起笔者的关注,还要感谢我们的一位读者,他(她)在最近指出了我们过去发表的博文中出现的一处失误,由此引起博主对黃女娣的兴趣,于是有了这篇博文。博主也希望对电影发展史、美籍华人历史、中美文化交流史有兴趣的读者、网友继续发掘、研究有关话题,为早期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研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