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游戏之父”拉夫•贝尔

几年以前,中国曾流行过一句暴红网络流行语“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反映了社会对青少年沉缅网络视频游戏的反弹。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伴随着视频游戏成长的,虽然大家都在玩视频游戏,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视频游戏之父”拉夫·贝尔的大名,拉夫·贝尔于2014年12月6日去世,享年92岁,今天这篇博文,就简单介绍一下拉夫·贝尔的生平及其成就。

贝尔在白宫获奖仪式上与时任总统乔治•W•布什交谈(照片:Eric Draper)
贝尔在白宫获奖仪式上与时任总统乔治•W•布什交谈(照片:Eric Draper)

拉夫·贝尔(Ralph Henry Baer)是美籍犹太人,1922年出生在德国,当希特勒登上德国政治舞台开始独裁统治、大力排犹时,他随着家人于1938年移民到纽约,后来加入美国籍。二战期间,他加入美军,在英国伦敦的美军情报总部工作,战后回到美国,依照《军人安置法》,他在联邦政府奖学金资助下,到位于芝加哥的电视理工学院攻读本科,并于1949年获得电视工程学士学位,这个学科在当时属于“稀有物种”。

拉夫·贝尔毕业后,先后在几家公司工作,并申请到好几项医用设备专利,担任过首席工程师、副总裁等。1956年加入Sanders Associates公司,他在这家公司一直工作了30年,直到1987年退休。

早在1951年拉夫·贝尔就萌发了利用电视荧屏玩游戏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主管的支持。拉夫·贝尔后来回忆说,当他将电视荧屏游戏的主意告诉主管时,主管对他说“算了吧,赶快做那该死的电视组装,你已经落后进度了”。直到贝尔到Sanders Associates公司上班后,他的老板才同意了他的想法,拨款2500美元,并调来两名工程师组成研发小组。他们在1966年开发出电子游戏机的原型,称为“棕盒子”( Brown Box),从1951年他有这个想法直到1966年做出原型样机,期间足足过了15年。

接在电视上玩的米罗华奥德赛游戏机(照片:Martin Goldberg)
接在电视上玩的米罗华奥德赛游戏机(照片:Martin Goldberg)

“棕盒子”虽然成型,但没有公司愿意投产,到了1971年,米罗华公司(Magnavox,后被飞利浦公司收购,成为其子公司)才注意到视频游戏的商机,经Sanders Associates公司授权,开始批量生产接在电视上玩的游戏机,1972年生产出第一代视频电子游戏机“米罗华奥德赛”( Magnavox  Odyssey),推出市场后一炮而红,贝尔当时建议定价19.95美元,结果售价100美元,这个售价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当年卖出13000个,先后一共卖出33万个,这是米罗华公司最赚钱的产品之一。不过,贝尔认为如果售价再便宜一些以及改变销售方式的话,可以卖出更多的奥德赛游戏机。

在米罗华公司推出奥德赛游戏机后不久,其他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游戏机,而且性能更好,但被视为侵权,Sanders Associates公司及米罗华公司很快提起法律诉讼,第一宗侵权官司获得150万美元的赔偿,此后,在多项相关官司中,一共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赔偿。因此,也有电玩公司不满地认为,米罗华公司就是靠诉讼赚钱。

的确,米罗华公司是第一家推出视频电子游戏机的公司,不过在其后视频游戏的大潮中逐渐落伍了,但拉夫·贝尔利用电视玩游戏的天才点子,奠定了视频游戏的根基,不但由此带动了一个新的庞大电玩产业的兴起发展,并由此推动新的科技发展,也大大改变了男孩们的生活,对青少年影响巨大,因此被称为“视频游戏之父”。哈罗德·戈德堡(Harold Goldberg)在2011年出版的《All Your Base Are Belong to Us: How Fifty Years of Videogames Conquered Pop Culture》一书中,谈到五十年来视频游戏如何改变流行文化时,称拉夫·贝尔的发明改变了男性与电视的关系,使男人成为“电视的延伸”,即电子游戏的操作手。

除了视频电子游戏外,拉夫·贝尔还有许多发明创造,一生拥有15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从会说话的门垫到潜艇追踪系统等。1978年推出的电子游戏机西蒙(Simon)也十分热销。

2006年,拉夫·贝尔获得国家技术奖章(The 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由时任总统乔治·W·布什授奖;2010年列入国家发明家名人堂(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