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全美上映了一部新片《芙罗伦丝·福斯特·詹金斯》(Florence Foster Jenkins,又译《走音歌后》),由好莱坞大牌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又译梅莉·史翠普)担纲主演。《走音歌后》中的女主角芙罗伦丝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纽约的社会活动家、女权主义者、百万富婆,也是歌星中著名的“烂嗓子”,她对音乐有着近似疯狂的执著及热爱,但唱歌时常常走音走调,1944年76岁高龄时芙罗伦丝在纽约的古典音乐圣殿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个人演唱会,轰动纽约,评论家斥为“纽约最可笑的玩笑之一”,但音乐会门票却一票难求。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个人演唱会一个月后芙罗伦丝辞世。
1868年芙罗伦丝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富裕家庭,她的父亲是律师、银行家及政治活动家。芙罗伦丝从小喜欢音乐,学弹钢琴,6岁时就在慈善活动中演出,还到白宫独奏过。但芙罗伦丝最喜欢的还是唱歌,曾希望到欧洲去学歌唱艺术,但她的父亲认为她嗓子音质不行,在歌唱方面没有发展前途,因此拒绝资助她去海外求学。芙罗伦丝想成为歌唱家、特别是女高音的愿望十分强烈,她自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潜力,17岁时毅然离家,与比她大16岁的医生弗朗西斯·桑顿·詹金斯私奔,后来两人结婚,芙罗伦丝就以詹金斯为姓,1902年离婚,但芙罗伦丝一直保留了詹金斯的姓。
1900年左右芙罗伦丝搬到纽约市居住,她在那里度过了大半生直到去世。刚到纽约的时候,芙罗伦丝生活很艰难,她的手因为受伤,无法继续作为钢琴家登台演出,只能靠私家教授学生钢琴为生。1909年她认识了来自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圣克莱尔·贝菲尔德(St. Clair Bayfield),从此展开了一段长达35年的友谊,贝菲尔德不但在事业上对芙罗伦丝影响很大,也是她的生活伴侣。这一年芙罗伦丝的父亲去世,芙罗伦丝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遗产,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婆,从此她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将财富及精力放在音乐事业上,并开始学习声乐技巧,成为一个“女高音歌唱家”。
在20世纪早期,芙罗伦丝利用自己的财富,积极推动女权,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她曾担任过美国笔会主席。芙罗伦丝创办了威尔第俱乐部,大力推广歌剧,成员很快增加到400多人,其中包括当时最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一代歌王”恩里科·卡罗素(Enrico Caruso)。芙罗伦丝在歌唱方面缺乏弹钢琴的天赋,特别是音高不够、节奏不准。她的钢琴师常常要努力配合她的走音或走调。但芙罗伦丝的自信心却很充足,她自认可以比美当时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弗里达·亨佩尔(Frieda Hempel)与路易莎·泰特拉齐妮(Luisa Tetrazzini),因此在演出时随心所欲,完全无视评论家的批评或观众嘘声,她曾这样回应对她的批评:“人们也许说我不会唱,但没人能说我没唱过。”因为这个原因,她那独树一帜的演出风格带来的娱乐效果广受听众欢迎,评论者则讥讽为“挑起大众猎奇的胃口”。糟糕的歌喉、自命不凡的信心、特别的演出效果使芙罗伦丝成为专业音乐人士眼中的“笑话”,但也成为纽约娱乐界的奇葩。
芙罗伦丝晚年患上癌症,她在自知生命有限的情况下,决定奋力再登高峰,在卡内基音乐厅开个人演唱会,消息传开,轰动纽约,演唱会的票子很快销售一空,创下卡内基音乐厅的售票纪录。黑市票价翻了10倍,从2美元一张变成20美元。1944年10月25日芙罗伦丝身着盛装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演出的质量虽然很差,但效果很好,各界名流纷纷前往捧场。芙罗伦丝对演出取得的巨大成功心满意足,一个月后她就离开了人世。
在影片《走音歌后》中,梅丽尔·斯特里普演活了女主角芙罗伦丝,她将芙罗伦丝对音乐的疯狂热爱、对自己歌唱才能自视甚高的心理及行为演得丝丝入扣。梅丽尔·斯特里普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先后获得两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一次最佳女配角奖,她也是迄今获得金球奖最多的女演员,在《走音歌后》中与梅丽尔·斯特里普演对手戏的男主角是英国著名演员休·格兰特(Hugh Grant),他扮演芙罗伦丝的经纪人、伴侣贝菲尔德。
电影《走音歌后》将芙罗伦丝对音乐的热诚刻画得淋漓尽致,电影表达了对芙罗伦丝的同情、对她娱乐大众精神的赞扬以及鼓励人们尽力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