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眠于美国的抗战中国军人

在美国发行的《世界日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是《民国空军魂断美国 埋藏半世纪的真相》,作者李安讲述了前往布利斯堡国家公墓扫墓的情景:李安的二叔抗战期间加入空军、被国民政府派往美国接受飞行训练,不幸遇难,被安葬在布利斯堡,此外还有50多位中国军人也安息于此。翻看历史,二战期间美国不但有飞虎队在中国上空英勇作战,而且还训练了大批中国空军飞行员及机械师,其中许多人被派往美国培训,到抗战结束时,3553名中国空军人员接受过美军的训练,其中包括866名飞行员。

布利斯堡国家公墓(Fort Bliss National Cemetery)位于得克萨斯州西部的埃尔帕索市(El Paso),邻接新墨西哥州,公墓与布利斯堡军事基地相连,布利斯堡军事基地目前是美国陆军第二大军事基地,基地内有比格斯陆军机场(Biggs Army Airfield),该机场此前为比格斯空军基地。

布利斯堡国家公墓由联邦退伍军人事务部管理,公墓安葬着超过5万名军人。根据记载,1944年中华民国选择布利斯堡公墓作为安息地,将在美国接受空军训练而不幸遇难的55名军人(一说52人)安葬在此,成为埋葬中国军人最集中的美军公墓。

1941年3月11日小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An Act to Promote the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又称Lend-Lease),向英国、俄罗斯等国提供帮助;5月6日罗斯福总统将该法案扩大到中国,此后中国根据租借法案,派出空军官校人员前往美国接受培训。中国军人主要在亚利桑那州的卢克(Luke)、威廉姆斯(Williams)、雷鸟(Thunderbird)三个美军基地接受训练。

据台湾《中国时报》与国立交通大学全民国防教育教学中心的报道,当时派出的空军学员会先在威廉姆斯基地接受飞行前的课程及英语学习,然后进入雷鸟基地学习初级及中级飞行课程,此后专攻战斗机飞行的学员被分配到卢克基地学习,因此,卢克基地也被称为国军战机飞行员的摇篮。二战时在当地完成飞行训练的飞行员回国后,全都编入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三与第五飞行大队投入对日作战。

布利斯堡国家公墓一域(照片:Fort Bliss National Cemetery)
布利斯堡国家公墓一域(照片:Fort Bliss National Cemetery)

根据李安文章的记载,他的家人在扫墓时,在布利斯堡国家公墓的E区一共找到50个中国军人的墓碑,还不包括A到Z区。从这些墓碑上,可以得到三个信息:第一,他们都属于民国空军;第二,身分跨越很大,从军校学员、少尉到上尉;第三,牺牲的时间从1942至1947年。李安与家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查明了二叔李嘉禾在美国受训时遇难的史实:搭乘军用飞机时失事,同时遇难的还有5名美国军人以及两名国军同期学员。

抗战时期加入空军被选拔前往美国的人员都是年轻精英,无论知识还是体魄都经过千挑万选,如果不是战争,他们很可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然而他们壮志未酬长眠异乡,其中一些人的家人迄今不知道他们安葬在哪里。李安及家人千方百计找到了自己的二叔,他也希望那些安眠在布利斯堡公墓中国军人的家属、后代都能有一天来为他们的亲人扫墓,让这些中国的前辈栋梁安息。

布利斯堡国家公墓以传统荣誉方式致敬安息的军人(照片:公有领域)
布利斯堡国家公墓以传统荣誉方式致敬安息的军人(照片:公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