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是美国废除奴隶制运动的著名领袖人物。他为摆脱奴隶的生活曾历经艰险,后通过发表讲演和撰写文章为结束奴隶制大声疾呼,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的事迹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美国的边界。
两个多世纪前,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出生在美国马里兰州(Maryland)某农场的一个奴隶家庭。历史学家戴维·布莱特(David Blight)说,如今,道格拉斯的事迹仍然令人振奋,甚至成为印度、尼日利亚和爱尔兰一些作家笔下的重要人物。
布莱特新出版的传记文学《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自由的预言家》(Frederick Douglass: Prophet of Freedom)受到读者广泛欢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道格拉斯的经历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影响:掌握读书写字的能力,激励年轻人争取自由,寻求途径抗击身负的重压,继而萌发摆脱困苦的希望。
爱尔兰作家劳伦斯·芬顿(Laurence Fenton)说,道格拉斯如同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一样,他的名字就是自由的代名词。
尼日利亚小说家奇玛曼达·戈兹·阿迪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以比亚法拉(Biafran)内战为背景的作品《半个橘黄色的太阳》(Half of a Yellow Sun)围绕着一名贫困男仆的经历展开。这名男仆后来成为士兵,曾在一块黑板后面发现道格拉斯撰写的《美国奴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生平自述》(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an American Slave)。这段经历使他受到很大的启发,后来撰写了自己的自传。

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以印度洋(Indian Ocean)奴隶贸易为主题的小说《罌粟海》(Sea of Poppies) 有一名身为水手的主要人物。这名水手亲眼目睹了道格拉斯在巴尔的摩(Baltimore)某造船厂被殴打的情景,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
爱尔兰小说家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飞越大西洋》(TransAtlantic)用很长的篇幅讲述道格拉斯1845-1846年前往不列颠诸岛(British Isles)的旅程。道格拉斯在那里发表演讲反对奴隶制,支持堕胎。他还目睹了爱尔兰在马铃薯饥荒期间的极度贫困状况。
道格拉斯出生于1818年前后,对生母几乎一无所知,7岁那年作为奴隶被送往巴尔的摩。他在那里学会了读书写字,通过聆听布道,充分沉浸在詹姆斯王钦定圣经(King James Bible)的语言环境中。后来,他被送给一名残暴的农场主,从事艰苦的劳作。道格拉斯的第一次逃脱以失败告终,后来他乔装成水手,逃到北方获得自由,同时也奠定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曾为威廉`劳埃德`加里森(William Lloyd Garrison)和新英格兰反奴隶制学会(New England Anti-Slavery Society)发表演讲,口头表达的艺术日臻成熟。他在27岁那年撰写了第一部自传《生平自述》(Narrative)。他一生共撰写了了3部脍炙人口的自传。
布莱特说,他的著作和文字的影响历久不衰。自由饱含着无限的意义,仍然是人类最普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