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良作物将可以抵御水涝或干旱

Corn plants (© Cornell Alliance for Science)
在坦桑尼亚茁壮成长的改良基因抗旱玉米。 (© Cornell Alliance for Science)

本文是关于有利气候的智慧农业的两篇系列文章之二。上一篇谈农耕技术可以如何减缓气候变化。

一份新的联合国报告对气候变化又一次敲响警钟。报告指出,除非世界迅速采取行动,否则火灾、极端炎热天气、强降雨和干旱将会频繁发生。

为此,一些农民开始种植可以抗干旱和抗洪涝的基因改良作物。

康奈尔科学联盟(Cornell Alliance for Science)主任、博伊斯·汤普森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教授萨拉·伊瓦内加(Sarah Evanega)指出,农耕生产本身可以对气候产生有害影响,如砍树开荒,土质被侵蚀和使用排放温室气体的机械等。但是,她说,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基因改造技术,解决这些对环境的危害,并培养出更有利环境和抗气候影响的作物。

玉米生长需要大量水分。但是,美国一些较干旱地区的农民现在种植耐旱玉米。据美国农业部说,农民在播下具有这种特性的基因改良玉米种子以后,采用保护性耕作法(一种可以保护土壤、水和能源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气候的不利影响和灌溉用水,而且可以提高产量。

伊瓦内加说,在南非, 有些作物通过基因改良,既可以抗旱,也可以抗病虫害——例如抵御能在玉米各个生长阶段造成破坏的草地贪夜蛾虫。

美国国务院农业顾问亚当·科尼什(Adam Cornish)说,这样的作物给农民的付出带来更好的回报。他说,“每当一个农民更能够说,‘我种的东西将来是可以卖的’,这就肯定会使他们的总体状况得到改善”。农民和农业工人收入的提高,往往有利于地方经济。

Farmers harvesting rice in flooded field (© Nguyen Huy Kham/Reuters)
在2017年一场暴雨过后,越南宁平(Ninh Binh)的农民在被水淹没的田里收稻子。 (© Nguyen Huy Kham/Reuters)

东南亚地区种植的潜稻,通过改良基因,能够经受住通常可以把庄稼摧毁的涝灾。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恩宕·塞普廷宁锡(Endang Septiningsih)指出,在美国,科学家主要在研究培育大豆和谷类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抗涝品种。她说,也许需要十年时间才能产生可供农民播种的新品种。

但专家们仍然希望,运用基因改良作物将能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和更加频繁的水灾和旱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