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宾,二战时期的长吉普车被漆上鲜艳的颜色,当地人称之为吉普尼(jeepney),是一种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各个城市以及偏远村庄之间运送菲律宾人。如今,在美国国际发展署的帮助下,吉普尼还服务于新冠疫苗接种站,给边远社区送去希望。
美国国际发展署向菲律宾各地派出了11个移动疫苗接种团队,帮助更多的菲律宾人接种疫苗,不论他们居住在多么偏远的地区。
对于很多老年人或残疾人来说,前往政府设立的疫苗接种中心可能困难重重。像在奎松市(Quezon City)等拥挤的地区,几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两个小时以上。
美国国际发展署雇佣并培训了当地的医护人员在移动疫苗接种站工作,提供了吉普尼作为交通工具,发送了个人防护设备及其他医疗物资,印制了疫苗宣传资料,并提供了物流支持。这些移动疫苗接种站同地方政府合作,每个月发送大约15000剂疫苗。

在奎松市的美国国际发展署移动疫苗接种项目中担任筛查员的医护工作者阿比盖尔·达约(Abegail Dayo)表示:“移动疫苗接种项目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它为人们接种疫苗提供了便利。由于有了这些疫苗,我们为抗击新冠疫情所取得的进展令人振奋。”
除了设立移动疫苗接种站外,美国国际发展署还在奎松市建立了六个移动新冠检测站,在当地政府每个月平均进行20000次检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000次检测。
地方政府、美国国际发展署和当地志愿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结成的这种长期伙伴合作关系给达约和其他一线医护人员带来了希望。
达约说:“我们团结一致地抗击并战胜新冠疫情。这在菲律宾被称作‘bayanihan’,意即齐心协力,以根除这场疫情。”
通过与奎松市政府合作,达约和她的搭档在短短一天中就帮助约1100人接种了疫苗。
本文的部分内容原载于Exposure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