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和诗人艾哈迈德·巴德尔(Ahmed Badr)作为难民来到美国时年仅8岁。
他在巴格达(Baghdad)的家被民兵炸毁,不得不逃到叙利亚。巴德尔最后来到美国,10多岁时发现可以采取创新的方式帮助其他难民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写道,“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最初是一个挑战,但是我很快就开始认识到讲故事具有激励和团结人心的力量。”
巴德尔在高中二年级创建了非政府组织故事汇(Narratio),作为网上平台为年轻的难民提供支持,发展联系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他说,“我创建故事汇组织,目的在于确保流亡的年轻人可以得到空间和机会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各自的经历。”
在6月20日的世界难民日(World Refugee Day),联合国对流亡的年轻人的创造力给予表彰,其中包括巴德尔在故事汇组织的工作。
故事汇通过学者项目、研讨会和与其他组织缔结伙伴关系,为年轻人提供机会。
2019年,巴德尔通过与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和纽约(New York)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伙伴关系发起了一个学者项目,鼓励流亡的年轻人通过讲故事表达自己——并参与博物馆的展出活动。
Istarlin Dafe, 2019 Narratio Fellow, in a New York City subway station ahead of the Fellowship performance at the Met.
Check out https://t.co/9HHL2Sw0Ui to find never-before-seen content from Intertwined Journeys, poems re-imagining objects from the @metmuseum #nyc #themet pic.twitter.com/b3JnzCsU9F
— Narratio (@Narratio_org) September 11, 2020
第一批学员共11人。他们前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近东古代馆(Ancient Near East Department)参观,详细观看每一件展品,想象展品背后的故事,并重新以诗的形式撰写展品的解说词。
学员们的最后作品紧密相连的旅程(Intertwined Journeys)包括利用影像记录学员参加项目的经历。
参加2019年学者项目的奈达·阿尔贾巴林(Nidaa Aljabbarin)说,“我作为来自叙利亚的难民讲述我的经历,与同样希望更好地理解难民内涵的人分享。参加这个项目后,我受到启发,可以写更多的东西,通过写作表达我的情感。”
2020年,这个项目的重点是自传体影片,与雪城大学合作实施。为了继续帮助年轻的难民发出自己的声音,巴德尔计划今年同时组织两个学员小组,一个小组以摄影为主,与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合作。另一个小组以诗歌为主。两个小组都将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合作开展活动。
参加2020年项目的6名学员之一费伦纳·恩干贾(Felone Nganga)于2019年11月与姐姐一起从刚果民主共和国来到美国。她说,“我相信,通过讲故事可以帮助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