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系列75:格兰·米勒与他的乐队

格兰·米勒(照片:公有领域)
格兰·米勒(照片:公有领域)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庆祝二战欧州战区胜利70周年的活动中,不但有50多架二战期间的老飞机飞过市内上空,而且空军军乐队也不断演奏格兰·米勒(Glenn Miller)的乐曲,营造怀旧气氛。格兰·米勒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最红的音乐家及乐队指挥,他指挥演奏的曲子,得到23次排名第一及72次进入10大金曲排行榜的纪录,超过猫王(Elvis Presley)和披头士(The Beatles)。二战爆发后,格兰·米勒主动要求从军,1942年入伍并组建陆军航空兵乐队,1944年巴黎光复后,他坐飞机从英国前往法国的军营慰问演出,不料飞机在英吉利海峡失踪,他也下落不明,遗体没有找到,他的失踪成为迄今未解的谜团。

格兰·米勒1904年生于爱荷华州,他在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学到中学,他随家人不断搬迁,曾先后在内布拉斯加州、密苏里州、科罗拉多州定居。格兰·米勒从小喜欢音乐,最初得到的乐器是父亲带回家的一把曼陀林,13岁时,他用挤牛奶筹集的钱买了一个旧长号,从此利用所有机会天天练习,害得她的母亲担心他不会对其它任何事情再有兴趣。格兰·米勒在科罗拉多州上高中并加入学校乐队,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开始得到展示。

高中毕业后格兰·米勒加入了演出乐队,两年后因为进入科罗拉多大学而离开乐队,但他对音乐的热爱超过学习,很快就放弃了大学学业,搬到洛杉矶加入当时颇负盛名的本·波拉克(Ben Pollack)的乐队,成为乐队成员。此后又跑到纽约,先后在不同的乐队工作,同时进修音乐理论、作曲等。1934年格兰·米勒推出了第一张自己的唱片,时年30岁;1937年组建第一个自己的乐团,但并不受欢迎。

1942年格兰·米勒(右)获金唱片大奖(照片:RCA Victor)
1942年格兰·米勒(右)获金唱片大奖(照片:RCA Victor)
1938年格兰·米勒重组乐团,不久大获成功,在此后的几年中,他的乐团推出的乐曲不断登上热门榜,从1938年到1942年,共有70首曲子打入十大热门歌曲榜,包括名曲“In the Mood”、“A String of Pearls”、“Little Brown Jug”、“Moonlight Serenade”、“Pennsylvania 6-5000”等。与此同时,由于他的乐队知名度高,好莱坞片商也纷纷邀请他拍片,先后拍摄了“太阳谷小夜曲”( Sun Valley Serenade)、“乐团之妻”( Orchestra Wives),“太阳谷小夜曲”电影中的插曲“Chattanooga Choo Choo”也广为流行。事业的成功不但为格兰·米勒带来名气,也使他财源滚滚,当时他每周收入约2万美元(按现在收入计约合90万美元)。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格兰·米勒毅然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放弃丰厚的收入,坚决要求参军,报效国家。由于当时他已经36岁,因此第一次申请加入海军没有被批准,其后他又申请加入陆军,结果如愿以偿,以上尉军衔入伍,在陆军航空兵部队服役。入伍后,格兰·米勒发挥自己的才能,组建陆军航空兵乐队,为军人演出,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乐队演出800多场,其中300多场是实地慰问演出,还有500多次在录音现场通过广播演出。由于他那带有爵士风味的音乐早已风靡全美,他在军中的演出,不但为军人们带来欢乐,也慰藉了他们的思乡之情。由于格兰·米勒表现出色,1944年被升为少校。

格兰·米勒失踪时乘坐的同类型飞机(照片:美国空军)
格兰·米勒失踪时乘坐的同类型飞机(照片:美国空军)
令人痛惜的是,格兰·米勒在1944年12月15日从伦敦附近机场乘坐飞机前往法国巴黎准备慰问演出时,飞机在英吉利海峡失踪。当时气候十分恶劣,人们推测很可能因为气候原因导致飞机失事;也有报告指他乘坐的飞机被友军误击;还有媒体指飞机本身机械发生故障。此外,阴谋论者则怀疑与他一起乘坐飞机的诺曼中校(Norman Baessell)与此事有关。

格兰·米勒失踪的消息传出后,引起极大震动,虽然他的遗体一直没有被找到,但人们普遍相信他已经遇难,时年40岁。美国军方将他列为“战时失踪人员”,1992年专门埋葬为国捐躯军人遗体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为格兰·米勒立了墓碑。

格兰·米勒不但是一位广受欢迎的乐队指挥,也是一位基督徒,他最喜欢的书是《圣经》。他同时还是一位爱国者,在战争年代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参军,为自己热爱的国家付出了一切。

下面是格兰·米勒两首著名曲子在优酷上的链接:

In the Mood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3NjI1NTMy.html?from=s1.8-1-1.2

Pennsylvania 6-500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xMzQ4OTAw.html?from=s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