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为难民提供帮助

一名女性为围桌而坐的人讲课(© AmCham Denmark)
在丹麦的美国商会组办的一次指导会上,南纳·迪尔比耶·本廷(Nanna Dyrbye Benting)讲解如何组织一个能吸引人注意的故事。(© AmCham Denmark)

作为一名难民刚到一个国家,要在那里从头开始可能看似困难重重甚至不可能做到,特别是在找工作或试图重操旧业的时候。

汤姆·克莱恩·穆林达(Tom Crane Mulinda)四年前从乌干达来到丹麦时,没有住处、没有朋友,也没有职场关系。

他在接受视频采访时说:“我当时不知道从哪里起步。因此对我来说的确非常困难。”

通过美国驻丹麦大使馆(U.S. Embassy in Denmark)、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和新丹麦人协会(Association of New Danes)支持的一个难民大使项目,穆林达开始在“DIS哥本哈根”(DIS Copenhagen)这个非营利留学项目当实习生。这样的实习机会最终使他在该公司就职,帮助留学生适应这座城市并学会打理留学海外的各项事宜。

今天,穆林达说他自己的生活已有所改善。他正在哥本哈根实现自己的梦想。

众多实例之一

他只是拥有相似经历的数以千计的人群中的一员。在2014年到2015年之间,大约36,000名难民从叙利亚、索马里和乌干达等国来到丹麦。

为了欢迎掌握高技能的难民来到他们的新的家园,新丹麦人协会在美国大使馆的支持下提供了指导和实习项目。在这些项目的250名参与者中,大多数人表示有关项目帮助他们拓宽了进入丹麦职场的渠道,而且他们正在向找到工作迈进。

新丹麦人协会的项目主管特莱恩·伦德加德·霍夫曼(Trine Lundgaard Hoffmann)说:“这些项目在运作它们的公司内建立起了一种极大的社区意识。”她说,公司里为难民提供帮助的指导人员在内部调查中汇报他们的体会时使用了“骄傲”和“团队精神”这样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