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李(Homer Lea)是美国的地缘战略家及军事活动家,他在1909年出书警告日本将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会从海上袭击夏威夷,惊人地预测到珍珠港事件的发生;他也是狂热的清末民初改良及革命运动的参与者,成为孙中山的好友及军事顾问。荷马李死后遗愿埋葬在中国,1969年蒋介石政府在台湾为其举行隆重安厝仪式。

荷马李1876年11月17日出生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1912年11月1日去世。荷马李虽然活了不到36年,但他却为自己在历史上挣得一席之地,留下值得后人记载的业绩。荷马李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地产商,家庭富有,他小时随家庭迁居加州洛杉矶,在那里长大。荷马李幼时曾摔过一跤,脊椎受到损伤,影响到身体的成长,发育后身高不过5.3英尺(约1.6米)、体重不到100磅,并有佝偻倾向。但他喜欢户外运动,迷恋军事,喜欢阅读及参加辩论,是拿破仑的忠实信奉者,这与拿破仑同他一样个子矮小恐怕有关。
荷马李原本想进入哈佛读法律,但没有如愿,后来进入斯坦福大学读书,他在洛杉矶时,受到当地知名的华人牧师、《华美新报》创办人伍盘照的影响,对中国事务发生强烈兴趣,也学会了广东话。伍盘照与荷马李的父母是好友,在加州华裔社区很有影响力,荷马李通过伍盘照认识了许多加州保皇会的华人领袖,保皇会是戊戌变法后康有为流亡海外成立的组织,在华侨中势力很大。这为荷马李到中国发展打下了基础。
荷马李曾向保皇会的华裔介绍说自己是罗伯特•李将军的亲戚(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又在斯坦福受过教育,加上他能言善辩,让加州保皇会的领袖们对他刮目相看,于是推荐他去中国。1900年时他在日本见到康有为,被封为保皇党的将军,并得到一套清军将军服。荷马李到中国去的时候,恰好遇到义和团运动,他被保皇党派去山西训练保皇党的军事武装“保皇军”,没有能够如他所愿在中国干出一番大事业。不久义和团被镇压,荷马李也就回到美国。
荷马李回到美国后,将精力放在训练美国的保皇军上,他聘请美军退役官兵作为教官,对保皇军进行正规训练,这些华裔保皇军身穿与美军一样的军服,只不过将臂章及帽徽改为龙的形象,华裔保皇军一度人数众多,据《洛杉矶先驱报》(Los Angeles Herald)的报道,当时全美有1.5万武装华裔(15000 Armed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可见保皇军势力不小,因此引起联邦、州及地方政府的注意,多次派人调查保皇军的训练情况。

1905年康有为到美国访问,荷马李陪他到华盛顿会见老罗斯福总统,又陪他去纽约在中国城检阅保皇军。此后不久,荷马李转而注意革命派同盟会的活动,他于1908年与容闳等人合作的“红龙计划”(Red Dragon Plan),策划在中国南方省份发动起义,但计划最终没有实现。
荷马李最初是在何时何地与孙中山结识的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说法是他1904年在美国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提及两人结识过程说,根据史料记载,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加州宣传革命,在一场演讲会上,看到了一个驼背、个子不高的美国人,当时觉得怪,演讲结束后,还特别问人他是谁?旁人说,“荷马李虽然驼背,人小但志不小,是位军事专家”。为此,孙中山隔天特别前去拜会,结果两人相谈甚欢。孙中山认为荷马李正是他所需要的军事人才,他当下对荷马李说,“等我革命成功后,礼聘你当军事顾问”,荷马李更豪爽,回说“现在你任命我,你就一定会成功!”

另外一种说法是孙中山1909年到美国筹款时,容闳将红龙计划告诉孙中山,将荷马李介绍给孙中山,结果孙中山被荷马李的才气吸引,成为好友,荷马李也愿为孙中山出谋划策,并积极帮助孙中山筹款,他还将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无知之勇》(The Valor of Ignorance,或译“有勇无谋”)的日本版费全部捐给孙中山作为革命活动经费。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当时人在美国的孙中山转道欧洲筹款回国,荷马李当时在德国,于是赶去巴黎与孙中山会和,一起从马赛出发,乘英国邮轮玛塔号经新加坡、香港,于圣诞节那一天抵达上海。孙中山抵达上海时,曾发布正式公告任命荷马李为参谋总长,不过此一任命遭到革命军内部的激烈质疑,孙中山称荷马李“大抵可称为天下最大之陆军专学家,欧美军界均极尊重李君”,最终荷马李被任命为孙中山的军事顾问。

1912年民国成立,荷马李参加了孙中山的就职大典,2月15日孙中山率百官赴明孝陵祭告明太祖,荷马李也参加了仪式,也许是太兴奋的关系,参加仪式不久荷马李突然中风,此后一病不起,只得在5月份回到美国,不久病逝。孙中山得知荷马李去世的消息,非常惋惜,电唁荷马李妻子:“从报纸上得悉荷马李将军去世的消息,我极为哀伤。我本想致电给你,以表达我深深的同情与吊唁,但是,事实上,直到今天,我都不相信报纸上的报道是真实的。失去李将军,我觉得我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和真正的朋友。”

荷马李除了参与中国的维新改良革命运动外,还写了一本有名的著作,即1909年出版的《无知之勇》,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不可避免的日美战争”(The Inevitable Japanese-American War),他在书中预测美日之间因为利益争夺必有一战,而且日本会从海上袭击美国,最有可能的是攻击夏威夷。当时在大多数美国人眼里,日本只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亚洲小国,因此荷马李的战略预测不但没有得到重视,还被许多人嘲笑,只有麦克阿瑟对这本书极为重视,他在担任西点军校校长时,要求将荷马李的这本书列为必读书,不过遭到教师反对,结果只能列入选读书目,而选读书书目是最不受学生重视的;无奈麦克阿瑟只能要求自己的幕僚熟读《无知之勇》。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时代》杂志在报道消息时重提荷马李的旧作,惋惜美国人没有重视荷马李的预测,导致悲剧发生,人们这才开始注意荷马李的著作,他的名声也渐渐响了起来。
《无知之勇》出版时虽然在美国遭到冷遇,但在日本却引起很大关注,日文版的翻译直接就译成《日美战争》,翻译本出版后第一个月就卖出2.5万本,成为日本海军军官的流行阅读书籍,因此也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受到荷马李的启发。

荷马李去世前,曾留下遗嘱希望将自己葬在中国,1934年他的太太去世时,因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荷马李的心愿,直到1969年荷马李的继子约书华•鲍尔斯通过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东亚图书馆馆长马大任的关系,联络上时任台湾驻美大使周书楷,由周书楷汇报给高阶主管,才得到蒋介石的重视,特批在阳明山第一公墓为荷马李夫妇举行隆重葬礼。
1969年4月18日荷马李灵骨由鲍尔斯携带,自洛杉矶搭乘华航班机抵达台北,机场安排了盛大移灵仪式,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长张群前往机场迎灵。4月20日,荷马李夫妇灵骨安厝在阳明山第一公墓,时任国民政府副总统的严家淦主持安厝典礼,陪祭人有考试院长孙科、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张宝树、国史馆馆长黄季陆及台北市长高玉树等。

蒋介石除拨款建墓外,还亲书“永怀风义”挽联,并题写“国父军事顾问荷马李将军夫妇之墓”墓碑,荷马李终于得以在台湾完成生前的遗愿,备极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