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与国会如何相互制衡?

有网友问我们:“嗨,官方科普一下,美国国会和总统之间的权力如何相互制衡吧。国会是否可以掌控总统,总统又如何面对国会的干预。”网友的这个问题涉及了美国民主体制的重要核心,虽然只提到总统(行政)与国会(立法),没有提到司法,但依然值得解答。

行政中枢白宫(照片:白宫)
行政中枢白宫(照片:白宫)

从基本层面上说,总统与国会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规定的,宪法将政府分为三个部门:立法、行政和司法,并赋予每个分支特定的权力,建立了制衡机制,即通常所说的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目的是确保没有一个分支能够控制过多的权力。以下是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基本规定:

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利用手中的否决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国会的法案被总统否决后,只要有足够多的议员支持国会法案,还有机会否决总统对法案的否决,让法案成为法律。

立法部门制定法律,但是司法部门可以宣布这些法律违宪。

立法部门有权批准总统提名的行政部门人选、控制预算、并可以弹劾总统。

国会大楼(照片:国会警局)
国会大楼(照片:国会警局)

行政部门可以发布行政命令,这些行政命令具有法律效力,但司法部门可以宣布行政命令违宪而无效。

司法部门负责解释法律,但最高法院大法官、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和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

大法官、联邦法官由总统提名,但必须经过参议院确认,国会也可以弹劾任何一名法官,并将其免职。

行政部门通过联邦机构负责日常执行和管理联邦法律。这些联邦部门和机构的任务和职责千差万别,从环境保护到保护国家边界,不一而足。

上面提到的是三权分立的一些基本规定,下面就举例看看总统与国会在新法律制定过程中的互动。

根据宪法,国会是立法机构,而国会由参议院及众议院组成,国会要通过一项新的法案,参众两院如果均以半数以上简单多数通过,就可以送交总统。根据宪法第一条第七款的规定,总统在接到国会送来的法案后,有三个选择:1,签字,让法案成为法律。2,否决,即不同意并将法案退回国会。3,既不签字同意也不提出反对意见并退回国会,在此情况下,经过10日(周日不算),法案就自动生效成为法律。只有一种情况除外,总统既不签字同意也不否决,但因为国会处于休会状态,法案无法退回,虽然时间超过10日,法案不能自动成为法律。

最高法院大楼(照片: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大楼(照片:最高法院)

国会通过的法案如果被总统否决退回国会,宪法第一条第七款同时给与国会翻盘的机会,即只要参众两院均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议员依然支持该法案,再次投票通过被总统否决了法案,则该法案正式成为法律。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宪法授予了国会立法权,也授予总统否决国会法案的权力,同时还给予国会推翻总统否决特定议案的权力,只不过要推翻总统的决定难度更大,需要两院三分之二议员的同意。在多党制的国会中,要取得三分之二以上议员的共识很不容易,这便是互相制衡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