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姚明现在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环境与野生生物保护上,他是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野生救援”(WildAid)的发言人之一。在该组织网站首页,我们可以看到姚明、贝克汉姆和威廉王子等名人为保护大象、犀牛和鲨鱼等濒危或珍贵动物所录制的宣传短片。其实对我们华人来说,还有一位虽然名声没有这些人响亮,但是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她就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 IFAW)亚洲区总代表葛芮(英文名字是Grace Ge Gabriel)。
葛芮出生在1960年代初期,在中国成长,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即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主修新闻和英语。毕业前后曾在北京广播电台实习和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工作,旋即到美国犹他大学攻读大众传媒。取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当时盐湖城收视率最高的KSL-TV电视台,一直做到资深新闻编导。
到1996年冬天,已经在美国生活了12年、并且在那里成家的葛芮,接受了IFAW的一项任务,为该基金会在广东建立的黑熊养护中心开幕式拍摄记录片。那次做电视新闻所经历的心灵震撼,彻底转换了葛芮的人生轨迹,使得她从社会的记录观察者转变成为改造社会的直接参与者。
黑熊养护中心位于番禺岳溪村,是香港著名华侨、政协委员朱幼麟的老家。当时饲养黑熊活体取胆汁的非人道做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谢罗便臣女士(Jill Robinson)从熊场救出9只黑熊,朱幼麟先生出资建立养护中心,其中的8只就成为那里接收的第一批客人。
葛芮亲眼看到那些被折磨得生不如死的黑熊,从自幼就在里面生长的铁笼子里一惊一颤地爬出来,第一次来到本应属于它们的自然环境中。看到它们从小心翼翼开始,然后兴奋欢乐地探索养护区的每一个角落,葛芮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在回忆文章中她说:“在场的许多人都湿了眼眶,而我的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葛芮认识到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工作不但是拯救那些遭受虐待的动物,而且可以改变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是一项传播爱的工作。就在那一刻,她决定辞去美国电视台的职务,回归祖国做动物保护工作,使更多的人摈弃对待动物的野蛮暴力,提倡和谐,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葛芮加入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之后,到北京建立了中国办公室,担任了基金会的中国代表。葛芮他们的工作从保护黑熊开始,逐渐扩大到救助保护其他濒危和珍稀动物。上个世纪末,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湖北石首天鹅洲自然保护区的麋鹿赖以取食的芦苇地被淹,威胁着麋鹿的生命。葛芮不顾危险前往送去紧急救助款,帮助打捞食物,解救被困的上百头麋鹿。
基金会在中国所做的工作除了救助黑熊、麋鹿之外,保护藏羚羊也值得大书一笔。过去国际特别是欧美市场上用藏羚羊绒毛制作的沙图什披肩是高档的抢手货,而织一条披肩需要“牺牲”3至5只藏羚羊的性命,是造成藏羚羊生存危机的最主要因素。为了保护中国的这一特有物种,葛芮他们亲赴青海可可西里,捐赠设备和器材,帮助执法人员提高打击盗猎的能力。他们还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2000年内罗毕大会上,帮助中国代表团起草关于藏羚羊保护的决议草案,同时推动美国政府将藏羚羊列入美国的濒危物种保护名单,从而加强了打击走私贩卖沙图什的执法力度。他们还大力推动印度的沙图什编制业转产,在抑制消费需求的同时减少市场供给。葛芮说:“今天昂贵的沙图什再也没有了市场,也没有人再用沙图什来炫耀财富和身份。每个人都清楚沙图什贸易所导致的罪恶。大家都不愿意购买这种沾满了血腥的制品。”
亚洲象的保护工作也是IFAW的工作重心之一。葛芮他们与云南省农业厅合作,在思茅(现普洱)开展了亚洲象栖息地保护项目。通过由社区直接参与的监测网络和建立象群活动数据库,即时为村民提供象的活动信息,避免由于人象遭遇发生村民或大象的死伤事件。还向村民提供大象保护发展基金,帮助他们改种茶叶等作物,减少毁林开荒,扩大大象的栖息地,又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与此同时,村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也得到提高,逐步实现了人象的和谐共处。
经过葛芮他们的努力,IFAW还与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区管理站、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专业定向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IFAW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十多年来,该中心已经收治了北京及周边地区3600多只伤病猛禽,经过科学的手段救助,它们中有55%以上最终返回了蓝天。
葛芮说:“保护动物,不一定要冲在最前线,与我们的反盗猎战士一起,在丛林中与盗猎分子战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就可以帮助到动物。比如,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帮助保护动物的生存家园。不去消费象牙、虎骨、犀角等野生动物制品,因为只有拒绝购买才能停止杀戮。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我们一起救助我们的动物朋友,保护我们共有的地球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