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的务农寻根之路

周长河原来担任农业研究员和教授的工作,但为了实现一生的梦想,于2016年断然离职,成为一名农民,在北卡罗莱纳州(North Carolina)赫德尔米尔斯(Hurdle Mills)创办了“华农生态农场”(Huanong Ecorganic Farm)。

据美国农业调查报告(.S. Agricultural Census)的资料,最近美国有大批亚裔转行务农,周长河就是其中之一。2007至2017年,美国亚裔农民的人数增长了21%,已达22,016人,遍及美国各州,其中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夏威夷州(Hawaii)、德克萨斯州(Texas)和佛罗里达州(Florida)人数最多。

Man crouching by row of plants (Courtesy of Changhe Zhou)
周长河在北卡罗莱纳州赫德尔米尔斯的农场工作。 (Courtesy of Changhe Zhou)

现年56岁的周长河于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当时中国政府为学生支付入学费用,但也全权处理学生的分配。2001年,周长河来到美国,在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水果科学实验室工作,后来成为大学的研究人员。他和家人都已获得绿卡,正在申请入籍。

周长河在谈到自己务农的情况时说, “很有趣的是,即使这份工作很艰难,也很脏,… …我可以利用我的知识、我过去35年的研究经历从事农活。我每天都能发现新的东西。这很令人振奋。”

Woman and man standing in tent by baskets of produce on table (Courtesy of Changhe Zhou)
周长河和他的妻子在北卡罗莱纳州莫里斯威尔(Morrisville)农夫市场出售自己的产品。 (Courtesy of Changhe Zhou)

周长河开始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卡博洛(Carrboro)和莫里斯威尔(Morrisville)向客户介绍丝瓜等蔬菜。这种丝瓜在美国可以生长至61公分长,比在中国的品种大一倍。

美国有众多的华人在农业领域创业并取得良好的成绩。2017年的农业调查显示,美国亚裔农民有70%对土地的用途做出决定或选择作物品种。此外有80%负责农场管理的日常事务。

中国蔬果和家庭菜谱

这种自主性可以使农民通过种植中国蔬菜探索自己的传统。最近,斯格特·张-弗里曼(Scott Chang-Fleeman)在加利福尼亚州西马林县(Marin County)创办了“少山农场”(Shao Shan Farm),选择作物的品种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工作。他向旧金山(San Francisco )的餐馆出售芥蓝和青菜,希望扩大有机中国蔬菜的市场。为了有利于经营,他还每天供应各类生菜。

现年25岁的斯格特·张-弗里曼是老一代华人移民的第三代,已经打入洛杉矶(Los Angeles)的蔬菜市场。他说,“我对如何种植采取比较保守的方式。我在冬天花费很多时间与农民们交谈,了解人们喜欢购买什么产品,然后去农夫市场,看看人们愿意为哪些产品掏钱。”

Smiling man in greenhouse holding basket of produce (Courtesy Scott Chang-Fleeman)
斯格特·张-弗里曼在加利福尼亚州西马林县创办了少山农场。 (Courtesy Scott Chang-Fleeman)

尹文佳创办的“NYC本地根”(Local Roots NYC)公司为纽约市提供新鲜蔬菜的送货服务。他说,华人移民的子女很难找到父母一辈在他们小时候用作烹饪食材的各种当地种植的有机蔬菜。最近尹文佳在布鲁克林(Brooklyn)和曼哈顿(Manhattan)地区当地食品送货服务中增加了芥蓝和常作为配菜用于色拉和炸薯条的红菜苔等蔬菜。

对于莱斯利·维泽(Leslie Wiser)来说,食品提供了与她的中国传统相联系的有形渠道。她在大学期间曾去台湾旅行,在探亲访友的同时还抄录祖母的烹饪食谱带会去给她母亲。

6月,现年42岁的维泽将在“原生家庭农场”(Radical Family Farms)第一次收获作物。这个农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北的塞瓦斯托波尔(Sebastopol),占地五分之三公顷。作物品种有经常出现在祖母菜谱中的各种中国青菜。她每年带两个孩子前往台湾品尝当地的文化,为自己的农场注入活力。

她说,“学习语言,逛逛夜市,品尝所有的当地小吃,用当地的蔬菜烹饪。我所知道的唯一保持我的文化传统的途径是:通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