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New York)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的“朝鲜艺术展”(Arts of Korea)展厅本月开放,陈设展品代表着大约1800年的朝鲜艺术传统发展历程。参观者不仅可以在此欣赏朝鲜艺术家的许多探索与尝试,而且可以看到他们对亚洲文化的影响。
策展人琼·卡明斯(Joan Cummins)说,目前陈列的80件展品体现着“早熟的陶瓷工艺……和高超的金匠术”。她指出,有数件展品代表了朝鲜艺术家对新材料的开拓性使用:一串制作于“玻璃工艺在东亚尚处于萌芽时期”的玻璃珠,以及多件很早期的粗陶瓷器皿。
卡明斯说,“朝鲜对粗陶器发展作出了创新”,如三国时期(Three Kingdoms,公元前57年—公元668年)的粗陶/缸瓦器皿设计,以及高丽时代(Goryeo,公元918年—1392年)的“宝石般青瓷器”,即玻璃釉瓷器。

卡明斯尤其欣赏博物馆收藏的“色彩完美无瑕,雕饰精湛清新的大师级青瓷水壶”。这个高丽时代的莲花蕾造型水壶,被普遍认为是西半球最精致的一件朝鲜陶器。
布鲁克林博物馆还陈列有历时长久的朝鲜王朝 (Joseon dynasty,1392年—1897年)的多件文物,其中包括绣有精致花鸟图案的19世纪新娘服。

朝鲜艺术展也展示了人口和商品流动对亚洲及其以外地区物质文化的影响。卡明斯说,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历史都与它跟邻国的交往有关,因此,“朝鲜艺术影响了中国和日本的艺术,也受到中国和日本艺术的影响”。
卡明斯说,朝鲜和日本艺术家采用了中国发明的青铜铸造和瓷器制造技术,而中国艺术家欣赏“朝鲜青瓷釉带有的华美苍绿色”;另外,“看来是朝鲜将粗瓷器和瓷器传到了日本”。
三国时期的一对精致的金耳坠是朝鲜当时金属工艺的重要代表,也是国际往来的结果——证明了早期朝鲜社会的国际化。

卡明斯说,朝鲜新罗王国(Silla kingdom,公元6世纪)的这对耳坠“带有小金颗粒装饰,[用了]造粒工艺手法,而黄金造粒起始于古代中东和古代地中海地区,后来沿丝绸之路向东传入亚洲”。
卡明斯说,布鲁克林博物馆希望通过这些展品突出展现朝鲜过去的精美文化。
她说,“我们也希望,通过在一个漂亮的大展厅中展示多种多样的朝鲜文物,能够有助于人们了解朝鲜与它一些邻国的不同艺术贡献。太长时间以来,朝鲜艺术一直被当作是中国或日本艺术的变体或附属于它们,而实际上它是不同的,而且非常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