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亚和中亚地区倡导LGBTQI+权益的人士

阿兰达蒂·卡特朱和梅纳卡·古鲁斯瓦米参加《时代》杂志百人庆典(© Taylor Hill/FilmMagic/Getty Images)
阿兰达蒂·卡特朱(左)和梅纳卡·古鲁斯瓦米于2019年参加《时代》杂志在纽约举行的百人庆典,因为她们赢得了印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LGBTQI+权益诉讼案的胜利。(© Taylor Hill/FilmMagic/Getty Images)

本文介绍四位在南亚和中亚地区倡导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酷儿和间性者等(LGBTQI+)群体的权益并抗击性别歧视的活动人士。

她们通过艺术、法律诉讼和公益服务建立起必须捍卫普世人权的认知。

印度:梅纳卡·古鲁斯瓦米和阿兰达蒂·卡特朱

梅纳卡·古鲁斯瓦米(Menaka Guruswamy)和阿兰达蒂·卡特朱(Arundhati Katju)都是律师,她们曾倡导终止禁止同性行为的印度法律。

2016年,这两位律师代表五名LGBTQI+人士提交申诉。两年后,一项曾将她们的关系定为刑事犯罪的实行了157年的法律被废除,这是印度 LGBTQI+群体的一个重大胜利。

在该法律被废除以前,违反者要面临10年至终身监禁。

2015年,她们两人为一名被父母关在家里的跨性别男子赢得了一项对他有利的法律裁判。古鲁斯瓦米和卡特朱正在印度倡导同性婚姻合法化。

卡特朱表示:“法律诉讼给予我希望。我可以用一种实用的、切实的方式改变一些东西。”

2019年,她们双双登上《时代》杂志百名最具影响力人士榜单。

吉尔吉斯斯坦:黛安娜·阿尔谢尼耶夫

黛安娜·阿尔谢尼耶夫(Diana Arseneva)是吉尔吉斯斯坦Labrys组织的执行主任及艺术项目协调员。这个非政府组织记录针对LGBTQI+群体的歧视案例,参与地方性和国际性维权活动,并在吉尔吉斯斯坦为 LGBTQI+群体提供支持。

黛安娜·阿尔谢尼耶夫坐在一块写着Labrys的黑板前(图片由Labrys提供)
LGBTQI+组织 Labrys的黛安娜·阿尔谢尼耶夫利用艺术提高对于LGBTQI+议题的认知。(图片由Labrys提供)

2020年,在格鲁吉亚的平台Artif的支持下,阿尔谢尼耶夫同乌克兰艺术家马克西姆·菲诺格耶夫(Maksim Finogeev)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附近创建了“悲痛之山”(Mountain of Grief)LGBTQI+纪念走道。这个纪念园区纪念了该群体成员所经历的种种暴力。这条路线现在已永久固定下来,旨在引发同理心,并防止针对 LGBTQI+人士的暴力行径。

阿尔谢尼耶夫表示:“通过艺术项目,我们创建了一个空间,让人们能够反思,并自己认识到仇恨不属于活生生的人,而是政治宣传和仇恨文化的产物。”

艺术提供了一个讨论敏感话题的机会,而人们可能不愿意在直接交谈中谈论这些话题。

阿尔谢尼耶夫说:“通过艺术进行交流对于吉尔吉斯斯坦LGBTQI+群体而言往往是他们表达自己最安全的方式,因为这可以避免泄露个人数据,而且不用透露真实姓名。一大批人可以表达自己并表达他们的需求、痛苦和他们的现状,而不必害怕受到迫害。”

尼泊尔:布米卡·什雷斯塔

跨性别活动人士布米卡·什雷斯塔(Bhumika Shrestha)自2007年以来一直在尼泊尔倡导性别少数群体的权利及社会公正,并在尼泊尔面临重大的政治动荡和重生时帮助领导了让性别少数群体得到承认的运动。

什雷斯塔的倡导活动促成了尼泊尔最高法院在2007年裁定,公民可以在身份证明上登记第三性别。2021年春天,她又成功地把她的公民身份证明上的合法性别从“其他”改成了女性。

她因上述努力被美国国务院评选为2022年国际妇女勇气奖获奖者(2022 International Women of Courage Awardees)之一。

对什雷斯塔表示祝贺的人士包括美国驻尼泊尔大使兰迪·贝瑞(Randy Berry),他于2015年就任美国首位LGBTQI+人士人权事务特使。这是美国政府及全世界各国政府首次设立这一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