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是科学技术突破发展的一年。当人类登上月球、大型喷气式客机首航之时,人人都意识到这些事件意义重大。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后来成为那一年最为重要的那项科技发展。1969年10月29日,因特网发出了第一条信息。
就在这一天,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教授莱昂纳多·克莱洛克(Leonard Kleinrock)从该校校园通过计算机向沿西海岸往北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另一台计算机发送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的内容是什么呢?它只有两个字母“Lo”,当时克莱洛克想要打出“login”(登录)一词,但只打了头两个字母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就死机了。
这一创举往往被认为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它引发了一场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交流联系及进行参与的方式。全球各地每天有将近30亿人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就能相互联系及协作。由于有了在线众筹(online crowdfunding),小企业及小经营者不必向银行申请贷款也能创业。因特网甚至还利用移动装置提供医疗服务(medicine via mobile devices)并以此改善全球医疗护理。

然而,围绕因特网的前景正在展开一场辩论。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共同就因特网的运作方式作出决定。工程师、经营业主、政界人士、维权人士、学生、教师及其他各界人士都在帮助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拓展上网渠道,让我们所有人都能联网。
有些人想要限制人们的发言权,将因特网如何运作的决策权全部交给政府。这有可能阻碍创新和增长,并导致更加严厉的审查和控制。
克莱洛克曾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千百万人帮助打造了因特网。”我们应当保持因特网的开放,以使更多的人们也能这样做。
请您拿出行动支持开放的因特网并加入相信因特网属于每一个人的其他人士的行列[请点击有关的英文网页]。
[译注:文中链接网页均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