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时装中含强迫劳动成分

比利时时装设计师苏拉娅·万库尔(Wancour)的祖父母都是裁缝,这使她对服装有一种自然的情感联系。2020年,万库尔在根特(Ghent)成立了Studio AMA时装公司,并且希望她的服装不仅外观漂亮,而且让人们穿上感到自豪。

万库尔是人数日益增多的设计师之一——他们追求让时装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不带强迫劳动成分,不仅重视赢利,而且重视人本。对万库尔而言,了解她的时装是通过什么方式、在哪里以及由谁制成,即供应链透明,至关重要。

她在设计中采用再生或废弃布料,并且与一些聘用残障人士或其他就业困难的人的当地车间建立合作。通过与地方厂家协作,她力求使她的服装产品中不带有任何强迫劳动和其他不道德做法的元素,而这是一个严重充斥全球服装供应链的问题。

万库尔对ShareAmerica表示,市场渴望有可持续的“来自透明价值链的商品,其中包含着[某一]故事”。她表示,人们希望能与产品有“情感”联系。

她说,太经常存在的情况是,时装行业“不重视制作服装的人,不重视穿服装的人”。

Woman standing in clothing studio (© Kevin Faingnaert)
苏拉娅·万库尔在她的时装工作室。 (© Kevin Faingnaert)

万库尔所担忧的情况的一个鲜明实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疆。新疆是一个主要棉花产区。美国劳工部在2020年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可能有大约10万名以穆斯林为主体的维吾尔族人和其他宗教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成员被强迫做工,生产纺织品、线、纱、手套和其他产品。2017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将100多万维吾尔族人和其他人关进拘留营。

据终止维吾尔地区强迫劳动联盟(Coalition to End Forced Labour in the Uyghur Region )估计,在全球棉料服装中有高达五分之一带有维吾尔族的强劳血汗。

位于加利福利亚州伯克利(Berkeley, California)的负责任采购网(Responsible Sourcing Network)的创始人兼总裁帕特里夏·尤雷维茨(Patricia Jurewicz)说,在全球市场上,棉纤维和产品可以多次易手,导致形成“不透明的供应链”。

政府和倡导组织正在采取步骤,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2021年,美国禁止进口一切源于新疆的产品,包括棉产品。美国国务院鼓励消费者了解所购产品是否与强迫劳动或其他剥削方式有关联,并将他们的担心告知相关公司。

欧洲联盟、法国和德国也都立法或提出规定,要求大公司作出应有分析,以便保护其供应链中的人权。

设在伦敦的非营利组织时装革命(Fashion Revolution)2021年开展了“我的衣料谁制造”(Who Made My Fabric)运动,揭示源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供应链中的侵权情况。这个组织根据各公司将其产品来源公开的程度对公司进行评分。

时装革命组织创始人加里·萨摩斯(Carry Somers)说,随着围绕践踏人权问题的公众意识不断提高,许多公司也把更多有关供应链的信息公开。时装革命的网页说,“品牌和零售商有明显的责任,检视自己的供应链,识别人权风险和影响。展示和公开他们的供应链是为应对这些风险和影响所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Worker packaging spools of cotton (© Mark Schiefelbein)
在中国,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成员被迫在田里和工厂里做工。上图,2021年在中国新疆棉纱厂的工人。(© Mark Schiefelbein/AP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