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城——马里斯维尔华埠

提起加州的中国城,人们立刻会想到旧金山或者洛杉矶的中国城。但是如果再深究一下,加州最古老而且现在仍然活跃的中国城在哪里,能给出正确答案的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大批华裔移民来到美国,始于加州淘金热,以及后来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横跨大陆铁路。随着淘金热退潮和铁路贯通,大城市的华人转向服务和其他行业,而在圣华金河谷地区的华人,则另辟蹊径,参与开凿运河,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后来排华浪潮兴起,被当时华人称为大埠的旧金山华人区与二埠的圣克拉门托华人区,不是被放火烧毁就是被砸烂驱赶,马里斯维尔的华埠虽然也受到波及,但是不像其他地方那样严重,而且时间也相对短暂,大埠二埠及其他地方的华人,就扶老携幼来到农业区的马里斯维尔,在祖宗神明的庇佑之下躲过劫难。

建于1918年的合胜堂 (马里斯维尔市政府网站视频截图)
建于1918年的合胜堂 (马里斯维尔市政府网站视频截图)

马里斯维尔(Marysville)市是加州尤巴县(Yuba County)的县治,位于旧金山的东北方向,今天驾车走80号州际高速公路,经过加州首府圣克拉门托,再从那里转向北方,只需大约两小时。那里至今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华人集埠,一座建于1854年的北溪古庙,和1918年建造的合胜堂,其他诸如中华公所、华人学校、华人工商会等,美国华埠的团体机构应有尽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里斯维尔华埠常住人口比起全盛时期也许只剩一个零头,但是华人的一个节庆活动却一直流传下来,就是迎春舞龙。

每年农历二月二,惊蛰之前不久,苍龙七宿的角宿/龙首开始露出地平线,之后亢宿/龙喉、氐宿/龙爪、心宿/龙心、尾宿和箕宿即龙尾渐次现身,人们就把二月二称为“龙抬头”。这个时候长江以南雨季已经来临,南北各地地温普遍变暖,百虫苏醒,蝎子蜈蚣出土露头,舞龙舞狮就是宣告节气已到,要开始准备春耕,下地忙碌了。

北溪庙的庙前广场 (马里斯维尔市政府网站视频截图)
北溪庙的庙前广场 (马里斯维尔市政府网站视频截图)

马里斯维尔华人从1870年代末期开始,每年在龙抬头那一天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142届了。最早的那条龙是1878年从中国定制海运过来的,花费了5,000到7,000美元。那时的一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8.9美元,所以置办用于节庆的龙是一件大事,许多华裔社区没有这个能力,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华人社区有多么兴旺发达。

第一条龙名字就叫“舞龙”(Moo Long),长150英尺,为这里的华人服务了50多年,期间还“出访”多次,包括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896和1902年洛杉矶嘉年华,1909年西雅图世界博览会和1911年远赴纽约表演,近处的旧金山就不用说了。1937年“舞龙”荣休,现在保存在北溪庙新建的博物馆里。以后先后定制过金龙(Kim Long)、金龙2、龙王龙(Lung Huang)、鸿运龙或叫福龙(Hong Wan Lung/Fook Lung)等。

马里斯维尔的萃胜工商会(Jianan)
马里斯维尔的萃胜工商会(Jianan)

马里斯维尔北溪盛会除了舞龙还有舞狮,节庆游行的结尾是放鞭炮。此鞭炮非彼鞭炮,美国许多地方节庆假日都禁放炮仗,以防引起火灾,尤其是加州山火猖獗,更是禁令频出。但是马里斯维尔对北溪盛会网开一面,允许他们专门定制中国传统的冲天炮和五花八门的炮仗,让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最后要提到的是,令马里斯维尔华人骄傲的是他们先人对祖国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贡献。前面提到这里有一座合胜堂,孙中山先生在海外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时候造访过马里斯维尔,甚至会见过当地主流社区领袖小埃利斯(W.T. Ellis Jr)。但是为了防备刺客,行踪隐秘,孙先生的访问没有留下更多的记录。

马里斯维尔的北溪牌楼(Jianan)
马里斯维尔的北溪牌楼(Jianan)
马里斯维尔的合胜堂(Jianan)
马里斯维尔的合胜堂(Jia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