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黑人联盟棒球员协会(Negro League Baseball Players Association)描述,托尼·斯通(Toni Stone)是”你也许从未听说过的最优秀棒球运动员之一”。
在职业棒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走向种族融合以前,黑人联盟(Negro Leagues)是美国优秀黑人棒球运动员能够一显身手的地方。(种族融合是从1947年杰基·罗宾逊[Jackie Robinson] 进入布鲁克林道奇队[Brooklyn Dodgers]打一垒手以后逐步实现。)
马赛尼娅·莱尔· “托尼”·斯通·阿尔贝加(Marcenia Lyle ‘Toni’ Stone Alberga,1921-1996)是参加美国职棒大联盟队与男队员共同参赛的第一位女性,在1953年与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棒球队签约担任二垒手。描写她的故事的话剧《托尼·斯通》(Toni Stone)9月3日在首都华盛顿的舞台剧院(Arena Stage)公演。
9月26日,该剧还将在华盛顿棒球队的大本营国民球场(Nationals Park)进行实况同步转播,供有兴趣的社区成员免费观看。这部根据玛莎·阿克曼(Martha Ackmann)的《曲线球:托尼·斯通的非凡故事》(Curveball: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oni Stone)一书改变编的话剧,向人们展示了这位开路先锋当年既在追求她的棒球梦想,也在迎战赛场内外的各种挑战。

斯通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St. Paul, Minnesota),从小善长多种运动项目,经常参加男生队的比赛。青少年时,她立志要成为顶级棒球选手。黑人联盟让她得到了这样的机会。黑人联盟开始于1920年,后来解散,但被追定为大联盟球队。(印第安纳波利斯队是黑人联盟中最后解散的棒球队,它的表演赛一直进行到1980年代。)
斯通被当作球队中的一个新奇现象受到广告宣传,为的是促销球票。门票收入的确增加。然而,有时候她会遭遇有敌意的观众。有些愤恨的队员也回避她,并且说,她应该回家待着去。还有些时候,对方球队的队员在她滑垒时故意想造成她受伤。
尽管如此,斯通的体育素质和勇气得到很多粉丝的欣赏。

斯通起步于职棒小联盟。她在第一个赛季里,就把传奇投手萨奇·佩吉(Satchel Paige)的球击出到界内。当她升入印第安纳波利斯队时,接替了明星球员汉克·阿伦(Hank Aaron)的位置,阿伦加入了职棒大联盟的密尔沃基(如今的亚特兰大)勇士队(Milwaukee [now Atlanta] Braves)。
密苏里堪萨斯城(Kansas City, Missouri)的黑人联盟棒球博物馆(Negro Leagues Baseball Museum)馆长鲍勃·肯德里克(Bob Kendrick)说,黑人联盟“在排斥中诞生,但变成也许是全国最共融的实体”。他说,现在这部话剧“不仅是颂扬托尼·斯通,而且也是颂扬其他参与黑人联盟的女性开路先锋”——在斯通之后成为女棒球手的康妮·摩根(Connie Morgan)和玛米·“花生”·约翰逊(Mamie “Peanut” Johnson)。
肯德里克说,“托尼·斯通是对我们所有人的激励”。
话剧《托尼·斯通》的动作造型编导卡米尔·布朗(Camille A. Brown)描绘了如何在舞台上不仅用对话,而且通过动作来表现球队的活力。她说,“演员们得到一位棒球教练的指导,为他们示范一些习惯性的举止和棒球运动员在比赛时的一些姿势”。
副编导里奇·特里普(Rickey Tripp)说,“这个剧的动作造型编导是基于人物的性格,表达出黑人形体的体育气质和矫健优美”。他说,演员们“理解了他们的角色,效果极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