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持下,经过4年5轮艰巨的谈判,今年2月各国政府终于在日内瓦制定了《水俣汞防治公约》(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这是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关于控制汞排放的条约,将在今年10月在日本水俣市由各国全权代表对最终文本加以审定后签署。
汞(Hg,即俗称水银),主要是以有机汞特别是甲基汞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肾脏、肺和免疫系统带来损害。上个世纪中期,日本熊本县水俣市(俣读Yu,三声)出现一种怪病,患者先是手足麻痹,然后逐渐步行困难,失聪、失智、失语,严重者出现痉挛、神经错乱以至死亡,先后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发病。1950年代确认是因为氮肥厂长期向海湾排放废水,废水中的甲基汞通过水生生物链,最终在食用海鱼的居民体内汞大量积累而发病。汞防治公约以该地命名,并将在那里签署,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汞防治公约的重中之重是对汞排放制定对策,限制未来数十年人类活动向地球大气圈排放汞的数量,所以必须了解汞排放的来源。UNEP有一份《2013年度全球汞评估报告》(Global Mercury Assessment 2013),下面我们就用该报告中的照片和图表对此加以说明。







另据美国环境保护署2008年的资料,美国燃煤电厂占汞排放量的48%,其他为工业锅炉(7%),水泥厂废物焚烧(7%),炼钢厂电弧炉(8%)和金矿(3%)。过去城镇垃圾焚烧和医疗废物曾经是汞排放的主要来源,现在此类污染已经减少了95%以上。虽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算美国全年汞污染本土制造的不到一半,但是美国环保署估计,美国燃煤电厂烟尘所含的汞只有大约25%直接沉淀在美国本土,其余的会进入高层大气循环,所以美国对全球汞污染的治理仍然负有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