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各州的昵称(20):密西西比——美国音乐发源地

提起密西西比,人们会联系到湿热的夏天,威力巨大破坏力极强的飓风,还有在美国垫底的户均和人均收入,以及成绩不佳的中小学生,同时也会想起美国音乐史上众多有名的人物,特别是号称“乡村音乐之父”的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因为罗杰斯的缘故,可能也要算上出生在密西西比、在那里开始登台、后来在田纳西走红的猫王埃尔维斯,密西西比被人称为“美国音乐的发源地”(The Birthplace of America’s Music)。

因为肺结核缠身,出生在密西西比州莫里迪恩(Meridian)的罗杰斯只活了35岁(从1897年9月到1933年5月)。是他把当时美国城市里和山区乡村的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加入了南方黑人的蓝调和爵士乐风格,流传至今,为美国乡村音乐之滥觞。

罗杰斯短短的一生录制了100多首歌曲,都不是很长,只有3分钟左右,最早的成名作包括“睡吧宝贝”(Sleep, Baby, Sleep)与“扳道工的蓝调”(The Brakeman’s Blues)等。他的许多歌曲采用了约德尔唱法,将胸音和喉音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他的13首“蓝色约德尔”(Blue Yodel),在每段歌词之间加入变音的约德尔词牌,大批歌迷为之倾倒。

罗杰斯出身家境贫寒,初中毕业马上到铁路上当工人,又因为身体不好几次辞工,所以和底层民众接触频繁,包括贫穷的黑人和到处流浪打散工的农场工人,在他的歌声中讲述了他们的艰难和希望。例如在“流浪汉的冥想”(Hobo’s Meditation)一曲里,他以一个带有同情心的叙事者语调,描绘了一群沿着铁路流浪的苦人儿,他们的愿望是最终能够到达一个不受人格侮辱和没有“强悍的警察”(tough cops)的天堂。

由于罗杰斯生于密西西比且熟悉南方各地的社会和乡村,所以比起同时代的其他歌手,他听到过更多的黑人音乐。他的“蓝色约德尔” 之所以能在当时正在兴起的乡村歌曲当中独树一帜,而且成为后来乡村音乐发展的主线之一,除了约德尔变声唱法之外,跟随着黑人蓝调音乐的旋律也是重要原因。罗杰斯不但在他短短的一生拥有无数粉丝,而且身后为数代音乐人追捧,他的许多歌曲,像“蓝色约德尔”和“监狱直播”(In the Jailhouse Now),是后人翻唱的热门曲目。

1961年美国乡村音乐名人堂在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落成,“乡村音乐之父”、“会唱歌的扳道工”和“美国的蓝色约德尔歌手”罗杰斯成为首批入选的三位歌手之一。1976年,吉米•罗杰斯纪念博物馆在他的出生地莫里迪恩开幕。很多美国乡村音乐迷会去纳什维尔朝圣,而他们当中的铁杆还会去参拜罗杰斯的故乡、美国音乐的发源地。

密西西比州还有一个流行的昵称,就是“荷花玉兰之州” (Magnolia State)。1900年该州的中小学生投票,选择荷花玉兰为该州的州花,到1952年才正式被议会认可。同样是由学生们来决定,在1935年投票,两年后议会就把荷花玉兰也定为该州的州树。

我们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昵称那篇博文中提到,不仅该州有一个昵称叫“河口之州”(Bayou State),密西西比河在入海之前,有很长一段沿着密西西比河的西部边界,因此它与路易斯安那共享河口之州这一昵称。密西西比的经济虽然比较滞后,但是当地人待人热情,所以它也被称为“好客之州”(Hospitality State)。这一昵称还曾经是印在该州普通车牌上的口号。

密西西比是我美国没有去过的少数几个州之一,但是“燃烧的密西西比”(Mississippi Burning)却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美国纪实电影之一。50年前来自北方的青年为了打破南方的种族隔离,深入密西西比的城乡进行宣传和帮助黑人参选投票,三位志愿者被三K党野蛮杀害。6月21-22日是该事件的50周年,密西西比州为此专门举办纪念活动,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有一个配合的特别节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收听:

http://www.npr.org/blogs/codeswitch/2014/06/05/319099188/mississippi-marks-50-years-since-history-changing-freedom-summer

1929年罗杰斯在一个短片中演奏并歌唱(密西西比州政府网站/吉米•罗杰斯纪念博物馆/乡村音乐名人堂暨博物馆)
1929年罗杰斯在一个短片中演奏并歌唱(密西西比州政府网站/吉米•罗杰斯纪念博物馆/乡村音乐名人堂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