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市区有一所著名的乔治城大学,巧的是离这所大学不远有一所著名的学校也是以乔治城为名的,称为“乔治城日间学校”(Georgetown Day School)。乔治城日间学校是一所从学前班直到高中十二年级的私立学校,校区有两个,一个是小学及初中部,另外一个是高中部。乔治城日间学校五年前开始在高中部设立中文教学项目,据该校中文项目主任张雪莹介绍,随着中文热在美国的不断升温,五年来选读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中文教学已经扩大到小学部,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可以选修中文,选修中文的学生近百人。
乔治城日间学校与位于北京的人大附中是姐妹学校。人大附中地处海淀区的中关村,有学生4600多人,是教育部直属学校,教学质量很高。两校间每年都有师生交流活动,乔治城日间学校的师生去北京交流时,住在人大附中学生的家中,而人大附中的师生到华盛顿访问时,则住在乔治城日间学校的学生家中。这种近距离交往拉近了两校间的距离,也加深了美中两国中学生间的友谊。
上周五晚上在乔治城日间学校高中部的小剧场,人大附中交响乐团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不少观众,赢得热烈的掌声。人大附中交响乐团在乔治城日间学校的演出,是该团此次赴美系列演出的最后一场。据随团来美的人大附中综合处的谢鸣钟主任介绍,该团此次来美一共演出了六场:在波士顿演出三场,在纽约演出两场,在华盛顿演出一场。其中在纽约的一场演出,是参加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这项活动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举办。据悉中国著名演艺界人士徐沛东、郁均剑、姜昆、戴志诚、陈爱莲、周望、焦金海、王昌元、范上娥等都在这个演出中一展才华。

据人大附中校长助理水恒涌介绍,人大附中交响乐团有一百多名成员,此次赴美来了八十多位学生,学生年龄从12岁到17岁不等,个个品学兼优。该团音乐总监何晓青也说,许多学生都是通过才艺招生入校的,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来都不会走专业音乐的道路,而是将音乐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通过参加音乐演出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走全面发展的道路。
人大附中交响乐团在演出之前,还特别安排乐团学生与乔治城日间学校的高中生一起上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美国的教学气氛。高二学生李嘉林在乐团是吹黑管的,他与其他几位同学一起上的是高三数学课,他表示由于还没有学到高三的课程,所以感到美国老师教的内容比较深,他也觉得美国的课堂教学与中国有较大的不同,而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他来说则颇有收获。

演出前乔治城日间学校校长罗素•萧(Russell Shaw)在学校设宴款待了领团来美的人大附中副校长刘小惠等人。有意思的是,罗素•萧是犹太人,而这一天是犹太人的一个节期,按理不该在外晚餐,但为了表示重视与人大附中的交往,罗素•萧还是破例主持了晚宴。
人大附中交响乐团曾多次到美国、法国、奥地利、英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访问演出,2006年获得第三十五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交响乐组的金奖,也多次获得全国中小学文艺汇演的一等奖。在乔治城日间学校的演出,充分显现了该团的实力。在该团客座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副团长王琳琳、该团音乐总监何晓青的指挥下,演出一开场就紧紧吸引了观众,当乐团演奏意大利作曲家蒙蒂(Vittorio Monti)的小提琴曲查尔达什(Csárdás)时,全场的气氛达到高潮,首席小提琴手王宥人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曲毕观众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在这场演出中,人大附中交响乐团还演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茉莉花”、“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中国乐曲,使观众欣赏了中国音乐的美。演出结束后,乔治城日间学校副校长巴尔(Kevin Barr)高兴地说,感谢人大附中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音乐是“天使之音”,无论语言是否相通,音乐总是将人们的心连在一起。(文中照片均为Xiao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