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美中官方正式互相承认是哪一年吗?
美中关系历史悠久,美国独立不久就派遣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商船前往中国,1784年皇后号到达珠江,开辟了美中之间的贸易航线。根据美国国务院历史学家办公室(Office of the Historian)的资料,美国与中国的首次官方正式互相承认是在1844年,迄今已有175年。当年6月16日美国特使和部长全权代表顾盛(Caleb Cushing)向清朝两广总督耆英提交了他的全权证书并与耆英会谈,顾盛当时代表美国前往中国与清政府谈判两国间的条约,其后于1844年7月3日在澳门望厦村的普济禅院签订了著名的《望厦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中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望厦条约》是美国与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外交条约,条约为美国人在中国经商、贸易以及传教、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条约第17条规定美国人可以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居住、租赁地产建居屋、教堂、医院等;另外第18条规定美国人可以请中国人教授中文、帮办文墨并采买中国书籍,废除了传统上禁止外国人学中文的规定。
美国传教士一直反对鸦片贸易,望厦条约第33条特别明文规定禁止美国人贩卖鸦片,违反这个规定的美国人受中国司法机关判处。任何美国公民“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
《望厦条约》经美国国会通过后,第10任美国总统约翰·泰勒(John Tyler)于1845年1月17日批准了条约。《望厦条约》规定在五个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其后美国政府在福州、上海、厦门、宁波、广州派驻领事,美中外交关系初步建立。

谈到《望厦条约》不能不提及顾盛,顾盛是一名政治人物,也是商人及外交官。1800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索尔兹伯里(Salisbury),父亲是富有的造船商和商人。顾盛少年早成,13岁进入哈佛大学,17岁毕业。毕业后在哈佛教数学,24岁时成为执业律师,同时加入了长老会。同年与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法官的女儿卡罗琳·王尔德(Caroline Elizabeth Wilde)结婚。顾盛的妻子10年后去世,他再也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34岁时顾盛被选为国会众议员,并连任四届,他在众议院担任过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在泰勒当选总统后,顾盛曾被提名担任财政部长,但没有通过参议院的听证任命。此后泰勒总统任命他出使中国,担任特使和部长全权代表,他担任此职至1845年3月4日。1844年顾盛来到中国,不负使命与清政府签定了美中历史上的第一个条约。与此同时,他还与日本谈判航行和商业条约。
回到美国后,顾盛重返政界;在1846年至1848年美墨战争期间,他以上校军衔加入军界,并在战争结束时以准将军衔退役。1852年顾盛出任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法官,此后在第14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Franklin Pierce)任内担任司法部长。
南北战争期间,顾盛支持联邦政府,战后他做过外交官并被提名担任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但最终没有通过任命。1879年顾盛去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