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各州的昵称(37):内布拉斯加——种树者之州及其他

内布拉斯加是在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的1867年3月1日被接纳为美国的第37个州的,在那之前,它是内布拉斯加领地的一部分。内布拉斯加有一个被该州居民引以为傲的昵称,叫做“种树者之州”(Tree Planter’s State),因为那里是美国植树节的诞生之地。笔者今年写过一篇和内布拉斯加有关的博文“地球日有奖小测验热身系列之二:植树节”,其中用几乎一半篇幅介绍内布拉斯加的莫顿(Julius Sterling Morton)。莫顿是植树节的创建者,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的众议院老会议厅展示每个州的著名人物,内布拉斯加送去的就是莫顿的塑像。

内布拉斯加人喜欢种树,和它的地理环境有关。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就是缺树。那里原来是美洲牦牛夏季的栖息地,现在畜牧业也还是该州最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因为缺少林木的阻挡,大草原上常常狂风肆虐,而且因为没有木材,不但过去印第安人拿草皮建造窝棚,早期的移民也依法炮制。直到今天,植树在内布拉斯加仍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年4月22日的植树节,是该州的法定假日,种树者之州也在1895年4月4日被州议会定为该州的官方昵称。

内布拉斯加把种树者之州定为官方昵称,还有一个原因是想要摆脱对该州形象不利的其他称呼,其中之一就是“食虫者”(Bug Eaters)。据担任过内布拉斯加领土拓荒者协会秘书长麦克默菲(John A. MacMurphy)的说法,是因为在1870年代,那里多次发生蝗灾,有人从东部来走亲戚,回去后人们问他那里怎么样,他回答说:“哦,那儿什么都没了,蝗虫把庄稼给吃了,虫子把土豆给吃了,现在当地人想活就只好吃虫子了。”(Oh, everything is gone up there. The grasshoppers have eaten the grain up, the potato bugs ate the ‘taters all up, and now the inhabitants are eating the bugs to keep alive.)各地报纸纷纷转载这一故事,取笑内布拉斯加人为食虫者的绰号就流传开来。

其实美国很多州都曾经有过这类不雅的绰号,例如把伊利诺伊州人叫做Suckers,把南卡罗莱纳人叫做黄鼠狼等。有的现在还常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包括把密歇根叫做狼獾之州等。早期内布拉斯加人还有一个这类绰号,叫作“擅自占地者”(Squatters)。Squatters的原意是寮屋或寮居者,这一绰号的来源是因为根据1862年的宅基地法,联邦政府的土地免费发放给新来的移民,当时不少人还没有等到土地丈量,就抢先到认为是分给自己的土地上,搭起简陋的茅棚住了下来,后来因此产生过不少纠纷。

内布拉斯加另外还有一个官方承认的昵称,就是“掰玉米棒子人之州”(Cornhusker State)。从早期移民开始,直到今天,内布拉斯加的玉米一直是农牧业的支柱作物,但是过去没有很好的玉米收获机械,虽然1850年就有了这方面的专利,后来也不断有畜力和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机器出现,但是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有比较实用的机器被普遍采用,在那之前,要靠人工到地里去一个一个地掰老玉米棒子,因此该州会在1945年将Cornhusker State也定为官方昵称。

Cornhuskers还是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林肯校区体育运动队伍的昵称。过去该校的球队先后采用过“金色骑士”(Golden Knights)、“羚羊”( Antelopes)和“虫食者”等作为昵称,在1900年改用了这一称号。Cornhuskers的美式足球队在美国大学体育联盟里赫赫有名,在获胜场次、获胜比例、分区冠军和全国冠军等方面都排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在1970和1990年代,它曾经5次夺得全国冠军。

因为内布拉斯加出产大量玉米,所以畜牧业也在全国有名。据该州农业部资料,内布拉斯加有7项农产品在全国排名第一,其中就有4项与牛有关,包括2014年1月的肉牛存栏数(245万头),2013年的肉牛屠宰头数(687万头)、肉牛屠宰活重(426万吨)和牛肉产量(333.5万吨)。所以该州还有一个尽人皆知、但是还没有被官方采纳的昵称,即“牛肉之州”(Beef State)。

内布拉斯加州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和农场(取自内布拉斯加州政府网站)
内布拉斯加州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和农场(取自内布拉斯加州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