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华盛顿(Washington)地区的一个机场,安检人员依靠最新面孔识别技术,抓住一名企图用他人护照在美国蒙混入境的旅客。

事发时,这项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旅客面孔与护照照片进行对比的新技术,在机场投入使用仅三天时间。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巴尔的摩现场办事处(U.S. Custom and Border Protection Baltimore Field Office)主任凯西·德斯特(Casey Durst)说,“新的面孔识别技术基本让冒用他人有效护照的人无法得逞”。

生物特征识别是指基于个人的某种特征,如基因、面孔或声音,来识别一个人。虽然它听起来像是个未来化的新名词,但其实这种技术从1880年代法庭首次使用指纹辨认身份开始就已经问世。如今,新的和不同类型的生物特别手段已成为执法人员的重要工具

将人们的面孔与身份证件上的相片正确对号是一件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工作,因此系统采用新型面孔比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体重的增减、发型的改变,或者戴上眼镜,都会使执法人员难以确定眼前的人是否与证件上是同一个人。

现在,在新的面孔比较技术的帮助下,边境人员不需要再靠猜测而准确判断站在面前的是所示证件的真正持有人,还是冒充者。

面孔比较技术是正在美国14个机场启用的一个新项目的组成部分。

[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采用新型面孔识别技术,破获了试图假冒他人进入美国的第一例。经现场搜查#FieldOperations随后发现,该男子的真实身份证件藏在鞋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