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笔者曾经两次试图攀登死谷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最高峰望远镜峰,一次赶上那里历史最大的季风降雨,8月5日几个小时内降雨1.7英寸(43毫米),为那里年降雨量的四分之三,园区内的大部分道路都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坏,无法通行,计划只好推迟到9月上中旬。在此期间,几乎天天查看气候和道路情况,就在公园大部分区域渐次恢复正常、计划中的露营地重新开放的时候,飓风Kay于9月8日登陆墨西哥巴哈半岛,继续向东北方向推进,进入内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再次席卷死谷,刚刚通车的道路又被大雨冲断,看来今年的计划只好泡汤了。
在此期间,万里之外的远东地区,也是台风频仍,9月14日,宁沪等地迎来70多年来最强台风梅花,且两次登陆上海。

这些超乎寻常的气候,在科学家看来恰恰是他们多年来的研究所预测的情景。今年7月,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是“全球暖化和飓风”(Global Warming and Hurricanes),汇集了过去数年发表的多项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飓风(台风)将会愈加频繁和严重,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
该报告表明,人为因素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的证据非常明确:自 1800 年代后期以来,人类对全球平均温度的贡献可能在0.8至1.3摄氏度之间。由此引起明显后果之一,是海平面升高。同时因为大气中的水分含量增加,热带气旋导致的降雨量将会增加。模拟研究预测,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变暖如果达到2摄氏度,热带风暴100公里范围内的平均降雨量将增加10-15%。
同样采用全球变暖2摄氏度的模型,全球热带气旋强度预计会提高1%至10%。如果假设热带风暴的数量不变的话,则每次风暴的破坏性将会更大。非常强烈的热带气旋,即第4类和第5类热带气旋的比例将会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WMO)对于热带气旋的评估,也有类似的预测,不过后者得出的结论为在中等至高置信度之间,而本次NOAA/GFDL的研究报告,总的预测为具有高置信度。当然本次报告也有多个作者,每份报告作者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置信度可能也因报告的作者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