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蚊帐”爱心帮助非洲儿童

“捐款10美元买一顶蚊帐可以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2006年美国著名专栏作家里克·赖利(Rick Reilly)在《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中这样说。赖利的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激起巨大回响,一周之内就收到百万美元的捐款,并由此开启“唯有蚊帐” (Nothing But Nets)运动,迄今“唯有蚊帐”运动已经向非洲各国捐赠超过700万顶蚊帐,让数百万非洲儿童免遭疟疾之害。

据赖利回忆,他是在与女儿去威尼斯度假时得到启发而写下这篇文章的。他在威尼斯时,陪女儿去买外套,逛了几个小时女儿也没有看中一件满意的。回到宾馆后,赖利在电视上无意中看到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的纪录片,主播说疟疾是夺取非洲儿童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每天有3000名儿童被疟疾夺去生命,而买一顶蚊帐只需要10美元,一顶蚊帐可以使得儿童在睡觉时免遭蚊子叮咬,从而减少患上疟疾的风险。赖利被这个消息震惊,对比自己女儿花几百美元买一件外套,还找不到满意的,于是在宾馆的房间里写下这篇文章,呼吁他的读者捐10美元买一顶蚊帐。原本赖利估计一周内读者能够捐出10万美元已经很不错了,但想不到文章发表后读者的捐款不到一周就超过百万美元,赖利将捐款账户放在 “联合国基金会”(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 下属的一个慈善机构网页上,并由此成立了“唯有蚊帐”慈善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合作,专门负责宣传、组织、管理募集的捐款,并将购买的蚊帐分配到非洲各国。

联合国基金会是在传媒大亨、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创办者泰德·特纳(Ted Turner)的捐款基础上成立的私人慈善组织,于1998年成立。特纳10年中捐出10亿美元给联合国基金会,用于联合国的人道主义援助项目,主要包括儿童健康、难民援助、环境保护、大规模传染病预防等。“唯有蚊帐”的发起者赖利当初找到联合国基金会作为伙伴,就是因为该基金会也将援助重心放在非洲。

“唯有蚊帐”运动不但得到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美国篮球协会(NBA)、联合循道宗(United Methodist Church)、美国职足大联盟(Major League Soccer)、改革犹太教联盟(Union for Reform Judaism)和国际青年商会(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等组织的大力支持,也吸引了各界民众的关注,民众的自发捐款犹如涓涓小溪,不断汇入大海。比如著名篮球明星斯蒂芬·库里(Stephen Curry)就承诺每打进一个三分球,就捐出三顶蚊帐;2006年当时10岁的凯瑟琳和她的母亲琳达一起,通过举办各种筹款活动,迄今已经为“唯有蚊帐”筹集了超过18万美元的捐款,将1万多顶蚊帐送到有需要的家庭。

“唯有蚊帐”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园内布置蚊帐吸引学生关注。(照片:美联社)
“唯有蚊帐”工作人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园内向青少年宣讲“唯有蚊帐”的理念。
电视剧《丑女贝蒂》(Ugly Betty)演员展示“唯有蚊帐”宣传字眼的汗衫。(照片:美联社)
库里每打进一个三分球就捐出三顶蚊帐。(照片:美联社)
“唯有蚊帐”发起者赖利(右)与联合国基金会捐助者特纳(中)(照片: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