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已听说过,像谷歌、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脸书这些全球驰名的美国高科技大公司都是从车库或学生宿舍迈出第一步的。当然,并不是所有从车库或宿舍起步的都是科技公司,比如说迪士尼公司是华特·迪士尼在他叔叔的车库里成立的,而当今最大的玩具制造公司美泰也起始于车库,它们和上述科技公司一样在企业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同样,不是所有科技公司都起步于车库或学生宿舍,笔者今天要介绍的这家公司诞生于三十年前硅谷一家路边的便餐店。这家公司像每年硅谷成百上千注册的新公司一样,曾名不见经传,不过三十年的天时、地利和苦心经营,今天它已俨然成了美国科技业界的参天大树。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英伟达(NVIDIA),虽然它不像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或特斯拉那样家喻户晓,但它的半导体产品是看不见、却不可代替的引擎,为当今经济中最强劲的科技领域提供动力。 人工智能(AI)所需的最先进的图形芯片(即 GPU)几乎完全由英伟达设计制造,情形就好像淘金热期间的矿工依赖于某家公司提供镐和铲子一样。

今年六月初,英伟达的市值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七家市值达到这个数目的公司。其他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公司分别是苹果(2.7万亿美元)、微软(2.4万亿美元)、沙特阿美(2万亿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1.6万亿美元)和亚马逊(1.2万亿美元)。
要了解英伟达如何成为万亿美元俱乐部中最新成员的,首先值得回顾一下1993年位于加州硅谷高速公路边的一家名叫丹尼(Denny’s)的便餐店,当时三个年轻的电子工程师,不断喝着咖啡,大胆做梦的情形。就是在这个便餐店的聚会上他们决定:辞去现有工作,合伙创办一家公司,设计并生产一种为游戏带来更逼真的3D图形的特殊芯片。
三位合伙人中最年轻的是黄仁勋(Jensen Huang),一位四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的华裔后代。另两位是来自东部的马拉霍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 )和普里姆(Curtis Priem)。公司成立后,马拉霍夫斯基负责硬件设计,普里姆主持软件架构,而黄仁勋负责业务决策,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 他们就在这家便餐店里进行了市场调查,一起研究了竞争情况、硅的价格以及对手公司的潜在利润率。

丹尼(Denny’s)是一家连锁便餐店,但黄仁勋对它却情有独钟,因为他学生时代曾在丹尼做过服务生,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塑造人生的经历。 黄仁勋曾是一个害羞的青少年,但这段打工经历教会了他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并在顾客高峰期的紧张情况下学会了冷静运作,他说,如果没有在丹尼端过盘子,他很可能成不了今天这样的企业领导者。
英伟达成立早期就将赌注押在了当时几乎不存在的市场上,一种从电脑游戏到人工智能计算用的芯片,CEO黄仁勋将其称为“0亿美元市场”。不过,将赌注押在不存在的市场需要前瞻和勇气,每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企业都是从价值0亿美元的市场开始的。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总是能够环顾四周并想象其他人看不到的未来:因为任何行业中最有利可图的机会都可能是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机会。
创业难,保持领先地位更难,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领域。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他们的公司几经风险。 1997年,英伟达在推出拯救公司的图形处理单元之前就曾面临破产。2007年,当它推出新的加速计算平台时,该系统领先于时代,但公司的利润受到了严重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英伟达的市值很快跌破50亿美元。
时光快速推移到2023年,三位创始人又有了新的创意。他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重塑科技行业,甚至可能重塑整个世界,而人工智能的核心——人工智能芯片及其领先的设计公司英伟达将带动这场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