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我们继续刊载由《美国参考》翻译的《美国文学纲要》修订本,每周一期,希望能够帮助您加深对美国文学的了解。
第九章 当代美国诗歌:百紫千红,叶茂根深(4)
地域派诗歌(THE POETRY OF PLACE)
一些诗人从特定地域中寻找深层灵感,他们虽然并不自成流派,但在全美已形成多种风格。例如,诗人罗伯特•哈斯(Robert Hass)以抒情的方式再现北加州风貌,马克•贾曼(Mark Jarman)描写南加州海岸以及他对冲浪的记忆,特丝•加拉格(Tess Gallagher)作品的场景是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西蒙•奥尔蒂斯(Simon Ortiz)和吉米•巴卡(Jimmy Santiago Baca)的诗歌展现美国西南部的风情。每一地区都为诗歌创作带来灵感:C•D•(卡罗琳)赖特(C.D.“Carolyn” Wright)笔下那贫瘠的中南部与优素福•柯蒙雅卡(Yusef Komunyakaa)描绘的湿漉漉的路易斯安那湾有着天壤之别。
地域派诗歌并非以写景为主。事实上,土地及其历史是孕育者,决定了当地居民与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如劳伦斯(D.H. Lawrence)所说,地貌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精神”。
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1935-)
查尔斯•赖特是地域派中最具激情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田纳西渡过童年,是位见过大世面的南方人。赖特的作品受到意大利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采用了一些南方主题,如悲惨的过去产生的沉重感,该主题体现于他的组诗《阿巴拉契亚山脉亡灵书》(Appalachian Book of the Dead),其原型为《埃及亡灵书》。他的其他作品有:《乡村音乐:早期诗选》(Country Music: Selected Early Poems,1982)、《奇卡莫加》(Chickamauga,1995)以及《消沉的蓝调:后期诗选》(Negative Blue: Selected Later Poems,2000)。
赖特的诗作凝重洗练,重拾或重塑了艰难时世中精神发现的瞬间。他的风格故意显出几分稚拙——出人意料地冒出口头用语、常用冗长、破碎、奇数音节的句子——有一种被擦亮的美,宛如粗糙的农具经农夫的手掌长期磨砺而发出亮光。这种手工制作、后天形成、有时扭曲的特征却使他的作品读起来感觉像现代诗,也使之避免了做作之嫌。
赖特最关注的是超验的愿景与人类的脆弱之间的落差。他一方面追求超凡的主题,如星辰日月和历史,另一方面又关注微小的细部,如手指和头发。他的主题诗《奇卡莫加》要求读者具有背景知识:即1862年9月19日至20日在佐治亚州奇卡莫加进行的一场战役,这是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场关键性战役。南军未能摧毁北军,从而使北军以亚特兰大为缺口对南方发动了焦土攻势。
《奇卡莫加》可以视为对景观的冥思,也可视为一首挽歌,它反映了诗人对诗的基本看法。这首诗以简单的观察开头:“鸽子盘旋在深深的草丛。”这一看似田园牧歌式的场景只是猎人开枪前的瞬间,那些阵亡的士兵(从未在诗中提到)已被忘却,他们曾经像鸽子一样被猎杀或像草一样被铲除。“萎靡不振的木兰树”冲淡了南北战争前南方庄园里那种“午夜与木兰花”的浪漫情调。诗歌通过今昔对比有力地表达了失去的世界与理想。
鸽子盘旋在深深的草丛。
夏末的光泽从隔壁
照射着萎靡不振的木兰树上的手套和破裂的枝丫。
干活的声音:倒车的警铃、敲打的木锤、蝉鸣,呼啸而过的救火车。
_____
历史把我们的过去当作霉烂的水果。
上午,世纪晚期的光茫
在桃树下编织图案。
请在这里抚摸我们,这里,还有这里。
_____
诗歌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符号:
面具的意义并非面具本身而是背后的面容,
绝对的,单独禁闭,
流离失所,漂泊异乡。
_____
历史的刺网不久将把我们
从寒流中打捞上来,原本自得其乐的我们将要
一个接一个
飘入令人窒息的光与空气之中。
_____
结构成为信仰的元素,句法
和语法成为问答式教学者,
他们的词语就如念珠,
从拇指上滚过,让人心烦。
这首诗视历史为一种构造,一种“没有意义的符号”。 每个人存在于自我之中,无法被远离其特定术语和时间的局外人所知,“并非面具本身而是背后的面容”。 我们终将死亡,正如阵亡的士兵、古老的南方以及被捕捞的鱼。然而,诗歌毕竟带来些许慰籍:我们表达的不满在某种意义上会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