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我们继续刊载由《美国参考》翻译的《美国文学纲要》修订本,每周一期,希望能够帮助您加深对美国文学的了解。
第九章 当代美国诗歌:百紫千红,叶茂根深(10)
历史派诗歌(THE POETRY OF HISTORY)
从历史中获得灵感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诗歌流派中最晦涩也是最具使命感的诗歌。诗人们带着历史感以小写的“我”走入世界,任凭各种力量对自己产生影响。该流派诗人的信仰源自体验。
此流派中的一位长者是迈克尔·哈珀(Michael S. Harper),他以蒙太奇的形式将美国黑人历史与他的家族往事编织在一起。弗兰克·比达尔(Frank Bidart)以类似手法将政治事件——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与个人生活糅合在一起。埃德·赫什(Ed Hirsch)、耶尔屈德·施纳肯伯格(Gjertrud Schnackenberg)以及丽塔·达夫(Rita Dove)等诗人的一些最杰出的作品同样也充满了个人往事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凸显了那些经受考验的时刻。
罗伯特·平斯基(Robert Pinsky,1940- )
历史派诗歌中成就最大的诗人之一为罗伯特·平斯基。平斯基荣获1997至2000年度美国桂冠诗人称号,他以精湛的技巧为口头用语注入活力。他的作品一贯具有地域性和个人特色,但又体现了深厚的历史和民族底蕴。如同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一样,他那口语化的诗风看似平淡,实际上却具有细腻的艺术表现力。
平斯基颇具影响力的评论集《诗歌格局》(The Situation of Poetry,1976)倡导一种具有散文特色的诗歌,他在《诠释美国》(An Explanation of America,1979)这一首达一本书之长的诗歌中和《我的心路历程》(History of My Heart,1984)中亲自作了尝试。不过,他后来的作品如《欲望之骨》(The Want Bone,1990)和杰出的诗集《有花纹的轮子》(The Figured Wheel,1996)则流露出一种抒情。
《有花纹的轮子》的主题诗是平斯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但节选起来不太容易。短诗《欲望之骨》中的象征物为一位朋友壁炉台上的鲨鱼颌,此诗再现了平斯基娴熟的技巧,如中间韵“limber grin”(莞尔一笑), 又如不工整韵“together”( 一起)和“pleasure”(快乐),以及轻轻拍打在工整的抑扬格诗句上的多音节。诗歌开始时将鲨鱼比作“波涛之舌”,在其歌唱中结尾——这歌声来自阴间,是永无休止的欲望奏出的欢乐颂。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本我或自我意识: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饥饿,一个类似字母“O”或数字零的形状,它的满足不过是无望的幻觉。
大地之钟里波涛之舌鸣响。
蔚蓝色的涟漪,浸透在蔚蓝色的火焰之中。
鲨鱼搁浅在潮热的低洼地,干枯的嘴骨
张开,空对着两侧的沙滩。
一块枯骨,没有味觉也没有嗅觉,
被晒焦的无齿竖琴,尚未压扁,但琴弦已断。
相连的弧形构成出生和渴望的形状
铰接的开口不断发出“O”音。
骨化的琴弦拉住四角,
骨盆的螺线编织成百褶裙。
莞尔一笑,快乐的豁口又在何方?
一张张小嘴将之吸吮,
海滩的摩擦、腐蚀、腌渍把它净化。
然而它尤在歌唱:“O”,我爱你,我的小东西和家乡,
我的食粮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希望你们都属于我
我的花我的鳍我的生命我的虚无我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