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我们继续刊载由《美国参考》翻译的《美国文学纲要》修订本,每周一期,希望能够帮助您加深对美国文学的了解。
第十章 当代美国文学:千帆竞发,万木争荣(3)
短篇小说:新趋势
短篇小说作为一种体裁在上世纪70年代晚期失去了一定魅力。唐纳德•巴瑟梅(Donald Barthelme)、罗伯特•库弗(Robert Coover)、约翰•巴斯(John Barth)和威廉•加斯(William Gass)所尝试的实验派超小说已不再属于先锋派。过去曾发表短篇小说的大型刊物——如《星期六晚报》——已经倒闭。
来自美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一位局外人重新为该体裁注入了活力。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l938-l988)继承了海明威的现实主义传统,手法老练粗犷。卡佛曾师从已故小说家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他像加德纳一样执著地追求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力图再现艺术的社会意义。卡佛战胜了贫困和酗酒,一跃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括《你能否静一静?》(Will You Please Be Quiet, Please? l976)、《爱情的内涵》(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l981)、《大教堂》(Cathedral, 1983)、《我从何处打电话》(Where I’m Calling From, 1988)等。卡佛通过描绘毫无出路的工作、酗酒作乐和公寓生活来再现迷失的普通打工族,其语言含蓄,手法简洁,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与卡佛同属一个流派的还有安•贝蒂(Ann Beattie,1947- ),贝蒂不仅写长篇小说,还写短篇小说,她笔下的中产阶层人物通常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她的短篇间杂着政治事件和流行歌曲,呈现了几十年中不断变化的美国社会生活的剪影。她在近期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公园城市》(Park City, l998)和《完美记忆》(Perfect Recall, 200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作家在卡佛和贝蒂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新写实派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艾米•亨普尔(Amy Hempel )的《活下去的理由》(Reasons to Live, 1985)、戴维•莱维特(David Leavitt)的《家庭舞会》(Family Dancing, 1984)、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的《岩石泉》(Rock Springs, 1987)、鲍比•安•梅森(Bobbie Ann Mason)的《希洛赫与其他短篇》(Shiloh and Other Stories, 1982)以及罗瑞•莫尔(Lorrie Moore)的《自助》(Self-Help, 1985)。其他一些著名作家包括已故的安德烈•杜布斯(Andre Dubus),其代表作有《晚间舞蹈》(Dancing After Hours, 1996),以及多产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其较新的短篇集包括《来世与其他短篇故事》(The Afterlife and Other Stories, 1994)。
正如本章下文所述,来自不同族裔的作家和移民作家正在为短篇小说这一体裁带来非西方和部落人的视野,并引起批评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丰富而原始的叙事方式催生了数种不同的混合体裁,包括由相互关联的短篇或短文组成的长篇小说以及把民族历史和个人历史编织成小说形式的非虚构原创作品。
小小说:瞬间小说和闪小说
小小说在形式上非常简短,通常只有一、两页长。有时被称为“闪小说”或“瞬间小说”,其名称来自1986年由罗伯特•沙帕特(Robert Shapard)和詹姆斯•托马斯(James Thomas)编辑出版的《瞬间小说集》(Sudden Fiction)。
在小小说中,人物发展的空间很有限,因此故事情节是关键:危机发生,一个速写式的人物必须作出反应。作家们利用的是机巧的叙述方式或语言模式,有时小小说更像是一首散文诗。
支持者们声称,小小说“收缩的地域”折射了边界日渐消失的后现代特征。他们在这些小小说中找到了简洁之美。反对者则认为小小说是文化衰败的一种症状,反映了阅读能力的普遍丧失以及难以持久的注意力。不过,小小说找到了自己的空间,它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便利地传播,而且适合课堂阅读和写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