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我们继续刊载由《美国参考》翻译的《美国文学纲要》修订本,每周一期,希望能够帮助您加深对美国文学的了解。
第十章 当代美国文学:千帆竞发,万木争荣(4)
戏剧
当代戏剧在后现代作品中将幻想与现实、个人生活与社会问题融为一体。充满热忱的作家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l956- )的获奖戏剧《美国天使》(Angels in America)生动地描绘了上世纪80至90年代艾滋病疫情以及隐秘的同性恋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受到广泛好评。全剧长达7小时,包括《第一部:新千年的做法》(Part One: Millennium Approaches, 1991)和续集《第二部:改革》(Part Two: Perestroika, 1992)。该剧作汇集了喜剧、情节剧、政治评论、特殊效果等手法,将不同情节和被边缘化的人物编织在一起。
近年来女剧作家的成就尤其引人瞩目。著名代表人物有来自密西西比州的贝丝•亨利(Beth Henley,1952- ),她以描写南方女性著称。她的剧本《心之罪》(Crimes of the Heart, 1978)使她在全国声名鹊起,并于1986年被拍成电影。该剧叙述了性格怪异的三姐妹的故事,她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帮助她们度过了沮丧与绝望。贝丝•亨利后来的剧作包括《烟花竞赛小姐》(The Miss Firecracker Contest, 1980)、《杰米•福斯特的觉醒》(The Wake of Jamey Foster, l982)、《初涉社交舞会》(The Debutante Ball, 1985)以及《幸运点》(The Lucky Spot, 1986),这些作品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交生活的多种形式:选美、葬礼、社交舞会和交际舞等。
纽约的温迪•瓦瑟斯坦(Wendy Wasserstein,1950-2006)早期的戏剧包括《迪娜•萧称霸地球的时候》(When Dinah Shore Ruled the Earth, 1975),这是一部模仿选美的讽刺剧。她最著名的剧作为《海迪回忆录》(The Heidi Chronicles, 1988),讲述一位事业有成但并不幸福的女教授收养婴孩的故事。瓦瑟斯坦在《罗森斯威格姐妹》(The Sisters Rosensweig, 1991)、《美国女儿》(An American Daughter, 1997)以及《祖上遗产》(Old Money, 2000)等作品中继续探索女性的追求。
年轻一代扩大了早期女剧作家的成就。黑人剧作家苏珊-洛里•帕克斯(Suzan-Lori Parks,1964- )在美军设在美国及德国的多个基地度过童年,她在实验派作品中探讨政治问题,反映的永恒主题和对仪式的追求使读者想起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她最知名的作品《美国戏剧》(The America Play, 1991)描述了约翰•威尔克斯•布思刺杀林肯总统的事件。帕克斯在《获胜者与失败者》(Topdog/Underdog, 2001)中回归这一主题,讲述了名字叫林肯和布思的两个黑人兄弟终生争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