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我们继续刊载由《美国参考》翻译的《美国文学纲要》修订本,每周一期,希望能够帮助您加深对美国文学的了解。
第十章 当代美国文学:千帆竞发,万木争荣(12)
西北部
美国西北部多山、森林茂密,以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为中心。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逐步成为一个文化中心,这里的人们思想开放,热爱大自然。其最具影响力的近代作家是雷蒙德•卡佛。
西雅图出生的戴维•古德森(David Guterson,1956- )因其小说《雪落雪松》(Snow Falling on Cedars,1994)深受读者欢迎,该作品后来被拍成电影。故事内容是一名日裔美国人被控犯下杀人罪,场景设在二次大战后华盛顿州的圣胡安群岛,那里地处偏远,长年被雾霭笼罩。古德森的另一部作品《大山东麓》(East of the Mountains,1999)写得非常感人,书中主人公是一位进入癌症晚期的心脏外科医生,原本要回到青年时代的故乡去自寻短见,结果却找到了求生的理由。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1944- )的《家政》(Housekeeping,1980)笔锋犀利,透过女性的视角再现西北部难以生存的荒野。在人们期盼已久的她的第二部作品《基利德镇》(Gilead,2004)中,作者以简洁的叙述描绘了一个为人正直、濒临死亡的老年牧师,他为年轻的儿子撰写的家史一直追溯到南北战争时期。
安妮•迪拉德(1945- )在许多地区生活过,但对西北部情有独钟,并在作品中对该地区作了生动的描述。她的散文诗《圣者强人》(Holy the Firm,1994)脍炙人口,其素材取自一位邻居小孩被严重烧伤的故事。她笔下的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景观既真实又超然:“我来到这里,想了解真实的事物——如高耸的山岩和苦涩的大海——并借此磨砺自己的精神。” 迪拉德在风格上接近梭罗和艾默生,她从大自然寻找启蒙。其成名作为散文集《叮咚溪的香客》(Pilgrim at Tinker Creek,1974)。她的一部小说《活着的人》(The Living,1992)歌颂了早期的垦荒家庭,书中人物命运多舛,有的疾病缠身,有的死于溺水和有毒气体,巨树倒地,木屋被烧,然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原住民部落、华人移民及其他来自东方的新移民融合一处。
舍曼•亚历克西(Sherman Alexie,1966- )祖籍为斯波坎/科达伦印第安人,他是目前最年轻的全国知名的印第安小说家。亚历克西以写实、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再现了传统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不和谐。他的小说包括《印第安保留地蓝调》(Reservation Blues,1995)、《孤独的森林守护者与唐托在天堂打架》(The Lone Ranger and Tonto Fistfight in Heaven,1993),后者于1998年被拍成电影《烟讯》(Smoke Signals),生动地再现了印第安保留地的生活。电影剧本也出自作者之手。《烟讯》是为数不多的由北美印第安人拍制而不是以他们为描绘对象的电影之一,内容并非全部关于印第安人。亚历克西最近的短篇集是《世上最坚强的印第安人》(The Toughest Indian in the World,2000),他令人心痛的小说《印第安杀手》(Indian Killer,1996)使读者联想起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的《土生土长》(Native 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