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民主政治以及政党选举史上,政治及历史学家们根据政党组成及掌控政坛的能量、政纲、权力结构变化、选民组成、大选议题等因素,将18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划分成五个“政党制”(不同学者划分时期略有不同)。
“第一政党制”时代(First Party System),从1792年至1824年,这一时代主要由联邦党(Federalist Party)与民主共和党(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轮流执政,联邦党的领袖人物为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等人。联邦党的主要政纲是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反对参与欧洲战争。民主共和党的主要领袖是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等,民主共和党反对联邦权力的扩大,主张保持州的权力。
“第二政党制”时代,从1828年至1856年,主要由民主党及辉格党(Whig Party)主导政坛,此一时期的民主党由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为领袖人物,“杰克逊民主”因此得名。辉格党的领袖则为亨利·克莱(Henry Clay)、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威廉·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有四名辉格党成员在这一时期当选为总统。
“第三政党制”时代,从1854年至1890年代中,主导政坛的是蜕变更新的共和党,民主党只在1884年及1892年赢得总统大选。共和党在19世纪中以林肯总统为主,以维护联邦统一、废除奴隶制和扩大选举权为政纲。“第三政党制”时代的后半期,即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又称为“镀金时代”,这时期产业大发展、技术工人工资迅速增加,超过欧洲工业国家的工资水平,吸引大量移民来到美国,城市化也大规模展开,与此同时官场贪污受贿盛行,官商勾结丑闻层出不穷,镀金时代也就成为纸醉金迷时代的代名词。
“第四政党制”时代,从1896年到1932年,即共和党重新主导政坛的时代。在此之前的1894年国会选举中,共和党掌控了国会参众两院,两年后的1896年总统大选,代表共和党人参选的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当选总统,使得共和党一举控制了白宫与国会,此后共和党掌控美国政治30多年,直到1932年民主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为止。“第四政党制”时代的出现,结束了“镀金时代”的荒腔走板。
“第五政党制”时代,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开始,亦称“罗斯福新政时代”,罗斯福新政主要注重在救济、复兴、改革上,将美国经济从1929年的大萧条中解脱出来,重新恢复生机。民主党由此主导政坛直到20世纪60年代,民主党在1933年至1969年期间的9次总统大选中,赢得了7次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