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展现天使岛华人移民的悲情历史

1970年,加州州立公园的一位管理员,在天使岛移民监舍的残垣断壁上发现汉字刻写的诗句,一段尘封近半个世纪的华人移民历史就此重见天日。而在不久前,来自纽约的布莱恩·傅(音译,Brian Foo),使用3D技术,将在天使岛上发现的诗句刻在白瓷茶盅上面,他还制作了以天使岛文物为模本的其它炊具和华人谋生工具,让人们没齿不忘华人在新大陆度过的艰难岁月。

布莱恩既是艺术家,也是计算机科学家,他使用数据和代码将图书馆收藏数字化可视化,使得公众得以全新的方式了解和访问公共资源。他曾在位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担任数据可视化艺术家。不久前布莱恩获聘担任了国会图书馆第二届、即2020年驻馆创新项目使者(2020 innovator-in-residence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天使岛,Angel Island,是旧金山海湾最大的一座岛屿,面积740英亩(3平方公里),3000年前印第安人就乘坐芦苇绑扎的小船到那里捕鱼、采食和狩猎,1775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海湾地区以及整个加利福尼亚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墨西哥独立之后,加利福尼亚纳入墨西哥版图。经过1848年美墨战争,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随后美国政府通过法律诉讼取得天使岛的所有权,在岛上建立军事要塞。到1905年,战争部将岛上20英亩的土地转给了商务劳工部,设立移民检查站,从1910年到1940年的30年里,收容中国和日本移民,经过审查合格者才能到新大陆谋生。直到1940年大火,移民站才被放弃。二战之后,该岛几经变迁,最后成为加州州立公园的一部分。

美国在1882年制定了限制中国移民的排华法案,无论是淘金热时期来的、还是后来修建太平洋铁路招募的苦力,大都被限制入籍美国,华人新移民更是比登天还难。但是1906年旧金山大火,移民局档案付之一炬,各国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移民纷纷以真假难辨的公民身份担保国内子女亲属来美。在此期间,天使岛的移民站先后收容了大约17.5万华人和6万日本人。他们被关在这个封闭憋屈的移民监等候甄别,要辗转取得已在美国的亲友出具证明,才能踏上新大陆的土地,很多人一等就是好几个月,还有大约30%的人最终被遣返。在这里,他们住在拥挤的双层铺位,饮食得不到保障,亲人骨肉分离,儿童只有12岁以下才可以与母亲同住,生活条件十分艰难。

他们当中有一些读过私塾,知书达理,在寄人篱下的艰难岁月里,以笔墨表述心中的苦闷不平,书信往还之外,他们还在监舍的墙壁上书写或刻画诗句,生动地记录了华人移民这一段心酸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向读者展示天使岛州立公园的图片,包括那些刻写在原来移民监墙壁上的诗句。同时取得布莱恩·傅的许可,将他制作的、反映这一段华人历史的艺术品一并献给读者。

复原后的天使岛移民站(史密森尼博物馆)
复原后的天使岛移民站(史密森尼博物馆)
一名被关在天使岛上的华人少年在接受移民官的质询并在移民文书上盖指印(史密森尼博物馆)
一名被关在天使岛上的华人少年在接受移民官的质询并在移民文书上盖指印(史密森尼博物馆)
一位华人离开天使岛移民站之前,在移民局监舍墙上刻下的诗句(史密森尼博物馆)
一位华人离开天使岛移民站之前,在移民局监舍墙上刻下的诗句(史密森尼博物馆)
布莱恩·傅用3-D技术制作的白瓷茶盅,内壁镶刻着天使岛华裔移民留下的诗句(Brian Foo)
布莱恩·傅用3-D技术制作的白瓷茶盅,内壁镶刻着天使岛华裔移民留下的诗句(Brian Foo)
布莱恩·傅制作的汤勺的曲率反映了美国华人移民史:1882年是第一个排华法案的年份,直到1943年因为二战两国成为盟国,排华法案才得以废除(Brian Foo)
布莱恩·傅制作的汤勺的曲率反映了美国华人移民史:1882年是第一个排华法案的年份,直到1943年因为二战两国成为盟国,排华法案才得以废除(Brian F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