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裔美国人之四: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

一年半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因胰腺癌并发症去世。金斯伯格60岁时由克林顿总统提名担任大法官,过世时已经87岁。她是美国首位犹太裔和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第一次听说这位大法官时,笔者尚住在弗吉尼亚州,1993年该州历史悠久的军校仅收男生的政策被控性别歧视,案件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结果被判违宪,判词即由金斯伯格主笔。金斯伯格还就精神残障者有权居住在社区而非精神病院、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休闲娱乐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标志性案件撰写了最高法院意见书。金斯伯格的过世及其继任问题在当时美国政坛也引起些许风波。

在纪念这位受人尊敬的大法官时,上述这些都是热门的话题,只不过那时候几乎没有人提到金斯伯格还是乌克兰后裔美国人。其讣告称她的父亲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而母亲则是奥地利/波兰裔犹太人。不但最高法院官网没有提到她是乌克兰后裔,各大媒体也几乎都忽略了这一点。不过,就在金斯伯格过世后的第四天,乌克兰首都的《基辅邮报》(Kyiv Post)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这位美国大法官的家史。

金斯伯格的外祖父母约瑟夫和萝丝·阿姆斯特(Joseph and Rose Amster)1902年从布尔什廷(Burshtyn)移民来美,当年他们的女儿西莉亚·阿姆斯特(Celia Amster)在纽约出生,也就是后来金斯伯格的母亲。金斯伯格去世后,一些美国媒体将她的外祖父母说成是奥地利犹太人,这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因为当时布尔什廷确实是奥匈帝国的领土。不过经过历史变迁,今天它是乌克兰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Ivano-Frankivsk Oblast)的一座城市,位于基辅以西 500 公里,拥有 15,000 人口,以一座大型燃煤热电站著称。

西莉亚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5 岁就高中毕业,但是家里没有能力供所有孩子上大学,只好让她去服装厂当工人,赚钱资助哥哥的教育。金斯伯格1933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出生,母亲西莉亚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女儿将来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幸的是,金斯伯格上中学时,母亲被诊断罹患宫颈癌,她就在放学后到母亲的病榻旁坚持学习,直到高中毕业前一天母亲过世。这一段家庭悲情对金斯伯格后来的司法精神有很深刻的影响。

金斯伯格父亲名叫内森·巴德(Nathan Bader),1896 年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波多利亚省的普罗斯库里夫(Proskuriv)的一个犹太家庭,位于基辅西南 315 公里。当时那里的犹太人有11,411人,占该市人口的一半。不过现在它叫做赫梅利尼茨基(Khmelnytsky),是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州的首府。

2004金斯伯格大法官在华盛顿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演讲时,提到1909年她的父亲“13岁的时候离开敖德萨前往新大陆”,但是没有提到的是,当时她父亲的家庭与许多新移民一样,仅仅是从家乡经过海港城市敖德萨去美国,还是已经在敖德萨居住了一段时间。基辅邮报查阅过当时敖德萨的居民地址簿,也没有得出确定的信息。

无论如何,金斯伯格的父母属于1880-1924年间东欧犹太人移民美国浪潮中的一份子。今天,当年犹太移民的后代在人口普查时常常填写自己的祖先是俄罗斯、奥地利或波兰犹太人,但是实际上,其祖先许多人是来自乌克兰、白俄罗斯或立陶宛等地,只不过当时这些国家还没有独立。其中的乌克兰那时还在欧洲列强的瓜分占领之下,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在其西部包括今天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和波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实行严酷的反犹主义,许多城市甚至不允许犹太人定居,这才导致他们为了摆脱贫困,不辞艰辛劳顿移民新大陆寻找求生机会。

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后,人们在华盛顿市的街区墙壁上绘制了她的巨幅画像。(美联社图片)
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后,人们在华盛顿市的街区墙壁上绘制了她的巨幅画像。(美联社图片)

回过头来看金斯伯格的成长道路,既得益于她父母一辈的艰辛奋斗,也与美国历史和犹太传统中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密不可分。正如她在前述演讲中所说,做为一个法官,只有不懈地追求正义,才有可能做出有益于社会的成就。

把她的话放在今天,我们坚信当前在乌克兰发生的较量,正义最终也必将战胜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