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Olympics)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展现高超精湛的体育技能、激动人心的盛大场面或者一个国家的国歌能够多少次在金牌领奖台上奏起;它也是呼吁世界和平的号角。

这是从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奥运会形成的传统。当时,希腊三个交战城邦的国王协议停战,以便让运动员和观众能够安全地前往竞技地点奥林匹亚(Olympia),并平安返回。

他们将这个安排称作“握手言和”(ekecheiria),亦即奥林匹克休战。从此,在每隔四年举行的这项有战车、摔跤和赛跑比赛项目的体育盛会期间,各方奉行奥林匹克休战协议(Olympic Truces)。这个传统延续了将近12个世纪,直到公元前393年古代奥运会最后一次落下帷幕。

Group of children near a cauldron and a large poster (© AP Images)
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员接过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上的和平火炬,点燃了位于波斯尼亚首都塞拉热窝(Sarajevo)斯肯德里亚桥(Skenderija Bridge)桥头的圣火盆。 (© AP Images)

现代奥运会始于1896年。将近100年后,在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Barcelona)夏奥会(Summer Games)和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Lillehammer)冬奥会(Winter Games)期间,组织者针对当时战火纷飞、四分五裂的巴尔干(Balkans)局面,重新弘扬和恢复了奥林匹克的停战传统。

Artwork depicting a dove and the Olympic rings (© IOC)
奥林匹克休战标志 (© IOC)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开始不断呼呼敌对国家实行停火和相互友好。不久,联合国(United Nations)加入进来。如今,联合国大会(General Assembly)每两年在奥运会举行以前,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

在2000年、2004年和2006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自1953年以来一直维持着脆弱停火但从技术上讲仍然处于交战状态的朝鲜半岛南北方运动员,在一面中间印有蓝色无分界的朝鲜轮廓的白色统一旗帜的引领下进场,展现出被视为体现奥林匹克停战精神的友善姿态。

在平壤(Pyongyang)政权的核导弹威胁给朝鲜半岛造成严重紧张局势的今天,南北韩运动员准备一起入场,而且首次共同组成一支女子冰球队参加比赛。

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于11月在联合国通过平昌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协议时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希望与和平的象征”。他说,“奥林匹克运动员向全世界表明,人们可以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在一个屋顶下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