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像复制品象征着与原作相同的理念

游客围着自由女神像复制品(© Adam Hunger/AP Images)
一名游客在埃利斯岛上拍摄自由女神铜像复制品及其背后举世闻名的女神像原件的照片(© Adam Hunger/AP Images)

一座3米高的用青铜铸造的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今年运抵华盛顿,凸显了法国和美国之间的友谊,并象征着矗立在纽约自由岛(Liberty Island)的著名的宏伟女神像所展现的同样理念。

这座由法国国家艺术和工艺博物馆(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Arts and Trades)借用的雕塑在埃利斯岛(Ellis Island)上停留了五天,与比它大约30倍的自由女神像原件隔水相望。

这座由1878年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Frédéric-Auguste Bartholdi)用于制作著名的女神像的同一个石膏模型制成的复制品随后被向南运送到华盛顿,参加7月14日的法国巴士底日(Bastille Day)庆典。工人们将它安放在法国大使官邸门前的花园里。这座正式的名称为“自由照亮世界”(Liberty That Lights the World)的女神像复制品将驻留10年,供过往的行人参观。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雕塑于华盛顿揭幕时表示:“我们两国的革命相隔十几年,但我们践行自治的轨道及其植根于自由和人权的共同基础始终相互交织。在我们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在很多方面一直都是对方的镜子,所检验的不仅是我们最伟大的成就,还有我们最严重的缺陷。”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观看自由女神像复制品(© Carolyn Kaster/AP Images)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左二)和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左三)在法国驻华盛顿大使官邸观看自由女神像复制品。(© Carolyn Kaster/AP Images)

一个十九世纪的理念

1865年,法国政治思想家、研究美国宪法的专家及废奴主义者爱德华·德·拉博拉耶(Édouard de Laboulaye)提出了建造一座雕塑由法国人民赠送给美国的想法。当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总统于1886年为46米高的由铜材和钢材塑成的自由女神像主持落成仪式时,它象征着民主及启蒙理念,并欢庆联邦军在南北战争中战胜南军。(法国大使馆发言人帕斯卡尔·康弗勒(Pascal Confavreux)说,女神像原件和复制品的脚上都有断裂的锁链,“象征着废奴运动”。)

在那个时代,拉博拉耶不仅将美国废奴主义者视为一种道义力量,而且将其视为一种为法国民主提供倡导的运动。

自由女神像的现代意义

由于自由女神像靠近埃利斯岛(Ellis Island),而埃利斯岛在1892年到1954年之间是数百万移民办理手续的纽约港口,今天有很多美国人将自由女神像与新移民的“美国梦”联系在一起。

它还一直是美国与法国的同盟的象征。这两个国家携手努力,在全世界共同促进民主、抗击经济胁迫和不平等、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减缓气候变化并推动人权。

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在女神像复制品的揭幕仪式上用法语表示:“这场赋予自由以切实意义的斗争——只有民主机制和法治才能这样做——并不是一场已经过去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