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雷德·施泰纳(Manfred Steiner)是一位资深的血液科医生,21年前他从医生岗位上退休,为了圆自己童年的梦想,年近古稀的他又重入大学校门,进入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攻读物理学,从本科起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89岁的时候毕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加上他30岁前获得的医学学位及生物博士学位,施泰纳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博士。
施泰纳89岁获得物理博士学位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美联社、《华盛顿邮报》、全国广播公司(NBC)、福克斯新闻(Fox New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等纷纷报道,社交媒体上更是一片赞誉声,施泰纳一时成为名人。论文答辩通过后,施泰纳表示:“这是一个从我童年开始的旧梦,”“我一直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施泰纳出生于维也纳,高中毕业时他就将物理视为自己真正的爱好。但他的母亲与叔叔建议他学医,他的叔叔是一名耳鼻喉专家,在二战后的动荡年代,学医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尽管施泰纳热爱物理学,但还是听从了家人的建议。他回忆说:“他们年长并有智慧,我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施泰纳于 1955 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不久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在那里完成了内科的培训。此后他在威廉·达马谢克(William Damashek)博士的指导下,开始在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血液科实习,美国血液学会称他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美国临床血液学家。” 施泰纳的实习包括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为期三年的生物学学习,他于1967 年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实习结束后施泰纳在布朗大学新成立的医学院工作,1978年成为正教授,1985年被任命为医学院血液学部门的负责人,担任该职直到1994年。此后他去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格林维尔分校任教,直到2000年退休,时年68岁。
退休以后,施泰纳又重新燃起年青时的旧梦,他回忆说“物理学一直是我的一部分,当我从医学领域退休并且快 70 岁的时候,我决定进入物理学世界。” 施泰纳先是到MIT去上物理学课程,但发现从罗德岛自己的家通勤到波士顿读书对于他这样年龄的人来说太幸苦了,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就改到在罗德岛的布朗大学就读,以特殊生的身份从本科读起。
施泰纳原本并没有想再拿一个学位,但他发现布朗大学的读书氛围很友好,物理系有一个适合老年学习者的温馨环境。他说老师们很高兴让我上课,同学们也喜欢我,对我很好。施泰纳就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一个学分一个学分修读,到了 2007 年春天他发现自己居然已经修了足够的课程,可以进入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了,于是下决心再次成为博士生。
施泰纳找到了布拉德·马斯顿(Brad Marston)教授,马斯顿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回忆说,当一名70多岁的人找到他要求成为他的学生时,最初他是持怀疑态度的: “说实话,我持怀疑态度,因为人们通常不会在高龄时学习物理学,尤其是理论物理学。”但马斯顿最终还是接纳施泰纳成为自己的学生,他表示当知道施泰纳的故事后,非常愿意帮助施泰纳实现成为物理学家的毕生梦想。
马斯顿并没有因为施泰纳年龄大而放低论文要求,而是给了他一个高难度的研究项目,即研究玻色化问题(bosonization)。马斯顿表示那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我没有给曼弗雷德一个简单的项目。”施泰纳在马斯顿的指导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论文并通过答辩。
对于在89岁获得物理博士学位,施泰纳说自己欣喜若狂:“感觉真的很好。”尽管这是施泰纳的第三个博士学位,但对他来说这个学位很特别,他说:“这个博士学位是我最珍惜的,因为这是我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
虽然已经89岁,但施泰纳并不满足现状,他正在修改论文以供发表,并计划继续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他说:“即使我老了,我还是想继续学习物理学,”“即使在撰写并发表了这篇论文后,我还想继续我的研究。”
当被问及退休年龄的人应该做什么时,施泰纳说每个人都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但对他来说,选择是明确的:“我无法想象我一生都在打高尔夫球,我想做一些让我的大脑保持活跃的事情。”“如果你有梦想,那就去追随它。有时那个梦想可能永远不会被语言表达出来,它可能被深藏在潜意识中。重要的是不要浪费你的旧时光。”
至于年轻人在追求激情和走更传统的生活道路之间如何做出选择,施泰纳的忠言是:“我认为,年轻人都应该追随自己的梦想而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如果不追随自己的梦想,他们将永远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