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系列(63):为劳工发声的塞缪尔•龚帕斯

我们这个系列在此之前介绍过镀金时代出现的新富豪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J.P.摩根,他们代表了美国工业及金融业高速成长期的资本家阶层,在这篇博文中,我们要介绍的则是镀金时代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工会领袖塞缪尔•龚帕斯(Samuel Gompers)。龚帕斯代表的是与资本家不同的劳工阶层的利益,他是美国工运史上最重要的领袖之一。

工会领袖塞缪尔•龚帕斯(照片:J. E. Purdy)
工会领袖塞缪尔•龚帕斯(照片:J. E. Purdy)

1850年1月龚帕斯出生在伦敦的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雪茄烟制作工人,早年从荷兰搬到伦敦,希望能过上好日子,但生活一直很艰难。龚帕斯10岁时,为了帮家里增加收入,只得辍学去做童工,先是学制鞋,后来也学生产雪茄,与他父亲一样,逐渐成为一名熟练的雪茄制作工人。龚帕斯虽然不能在白天上学,但他还是努力上夜校,学习各种知识,这对他今后的成长影响重大。为了改变生活,龚帕斯全家于1863年移民美国,定居纽约曼哈顿下城东区。

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结束后到20世纪初,是美国工业大发展时期,也就是所谓的镀金时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新的劳动力,因此,从国外来的移民一浪接一浪,大量移民从欧洲来到新大陆,除了给劳动人口带来巨大变化外,也带来了欧洲的各种社会思潮,比如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随着这些思潮的输入,社会运动、工人运动也风起云涌,各种社团组织、工会组织大量出现,龚帕斯既是这一时期的弄潮儿,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龚帕斯一到美国就加入了工会,成为“美国雪茄工人国际联盟”(CMIU)的成员,许多年后他成为这个联盟的主要领导人。龚帕斯17岁时结婚,23岁时他到制造高级雪茄的公司上班,他在那里接触到从欧洲来的社会主义活动分子,对他影响很大,也学到了许多与工会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方法与技巧。

华盛顿市内的龚帕斯雕像(照片:AgnosticPreachersKid)
华盛顿市内的龚帕斯雕像(照片:AgnosticPreachersKid)

1881年美国劳工联合会(简称劳联)的前身“有组织的行业和工会联合会”(Federation of Organized Trades and Labor Unions) 在匹兹堡成立,龚帕斯是主要发起人之一,1886年改组为劳联,龚帕斯被选为第一任执委会主席。此后,除了1895年外,龚帕斯担任劳联主席一职近40年,直到1924年去世。在他的领导下,劳联不断发展,成为美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工会组织。最初成立时成员约15万,到1924年龚帕斯去世时,成员超过300万;到50年代时,会员超过千万。

与欧洲工运领袖及激进社会活动家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采取根本否认态度不同的是,来到新大陆的劳工们发现这里有许多的发展机会,经济发展比欧洲旧大陆更有活力,这就决定了代表劳工利益的工运领袖们的立场,他们并不以推翻资本主义为主要宗旨,而是要在现有制度的框架下,为劳工争取更多的利益,包括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改善工作条件、增加工资、假期、福利及缩短工时等。龚帕斯领导的劳联,走的就是这条比较现实的路线,即“劳资合作”的道路,也被称为“龚帕斯主义”。他在政治上采取了较为保守的策略,与激进工运切割,历史证明,龚帕斯的务实路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成为这一时期工运的主要代表。

1924年12月龚帕斯在墨西哥参加工会会议时,病重跌倒,他自知不久人世,希望能在美国的土地上归入天家,因此坐上特别列车返回美国,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去世,享年74岁。龚帕斯的遗体埋葬在纽约,与富豪安德鲁•卡内基同处一个墓园,两人的墓地相隔不过数步之遥。

龚帕斯在美国工运史上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镀金时代的重要人物。他曾套用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的名句“民有、民治、民享”来阐述他对工运的看法,即工运应当“为劳工所有,为劳工服务,为劳工所推选”( of the working people, for the working people, by the working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