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60年前成立的美国“使馆艺术计划”(Art in Embassies)至今十分活跃。
通过这个计划,一些著名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成为美国驻外使领馆内的永久性陈列,有些作品参加了全球巡展(英文)。美国和许多国家的艺术家也因此有机会开展创作合作,并将作品在美国使领馆展出。

对“使馆艺术计划”的支持主要来自1986年专门为其成立的非营利组织使馆艺术和保护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rt and Preservation in Embassies,简称FAPE)。
身为学者和艺术家的基金会会长罗伯特·斯托尔(Robert Storr),最近在为美国流行艺术大师罗伊·利希腾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捐赠作品举行的招待会上说,“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建立这样一个项目,让作品来到大使馆并在那里永久保留。”

由罗伊·利希腾斯坦的遗孀多萝西(Dorothy)捐赠的利希腾斯坦《格林街壁画》(Greene Street Mural)的复制品不久将在墨西哥城(Mexico City)定居。原创画作1983年在纽约里欧·卡斯特里画廊(Leo Castelli Gallery)结束展出后刻意被销毁。复制品是根据照片和利希腾斯坦的草图重创。利希腾斯坦在这副壁画中以色彩鲜明的漫画图书风格描绘了美国生活中一些最平凡的东西。斯托尔说,“你很容易被这副壁画所吸引。可以向左边看,可以向右边看,它绵延不断。”

使馆中也不乏原创作品——从摄影家安赛尔·亚当斯(Ansel Adams)和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照片,到画家和版画家约瑟夫·阿伯斯(Josef Albers)、伊丽莎白·卡特利特(Elizabeth Catlett)、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和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的画作,到建筑设计师林璎(Maya Lin)和雕塑家路易丝·布儒瓦(Louise Bourgeois)的作品。另外还有阿拉巴马州吉斯本德(Gee’s Bend, Alabama)非洲裔美国人的拼布艺术代表作。

斯托尔表示,”使馆艺术计划“的目的是展示“从某种角度说,既具有那位艺术家的特色又象征代表了美国”的艺术品。
斯托尔所领导的使馆艺术和保护基金会已经向美国驻140多个国家的“使馆艺术计划”捐赠了来自200多位艺术家的永久作品。

此外,过去十年来,有大约100位艺术家通过交流项目前往海外,与其他国家数千位同行进行了合作。除艺术家外,这个政府-民间项目也开展博物馆、画廊、大学和私人收藏家之间的互动交流。
迄今,这个项目在189个国家举办过活动。专业策展人每年到海外举办大约60个展览;自2000年以来,几乎有同样数量的永久性藏品被陈列装饰在美国外交建筑中。

“使馆艺术计划”还协助使团所在的国家修缮当地的历史建筑。有时候——例如在布拉格(Prague)的佩茨切克宫(Petschek Palace),这个项目参与帮助对家具、瓷器和水晶器皿的评估。佩茨切克宫的翻修是一个与苏富比(Sotheby’s)文物拍卖行合作进行的项目。苏富比一直免费为国务院提供在海外的有关财产评估。
其他修缮项目还包括北京的美国大使官邸,以及美国驻英国大使位于伦敦(London)的温菲尔德官邸(Winfield House)。

有些艺术作品通过这个计划得到保护。例如,在维也纳(Vienna)美国驻奥地利使馆中的一幅稀有的16世纪佛兰芒挂毯得到了修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Brussels)美国大使官邸中的一扇18世纪中国漆木屏风也得到类似的保护。
“斯特尔说:“人们不必用英语;不必用西班牙语;不必用任何语言。你只要需要用视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