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上课。回来和同宿舍楼的同学用三维(3-D)打印机制作假手。这是住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校园里的一年级学生安东尼·希奈利(Anthony Schinelli)不久前的一天日程安排。
他的宿舍楼里设有“制作空间”(makerspace);这种空间在美国大学里日渐普遍,为的是让学生能够方便地聚到一起,集思广益,并且动手把他们的新创造付诸实施。从这里诞生的一些设想往往在日后开启了创业之路。
18岁的希奈利可以接触到几乎能制作一切的工具。在他的宿舍楼里有24台最先进的三维打印机、手工工具、纺织设备以及可编程的电子仪器。
希奈利说,他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制作三维模型和设计”。在这方面原来没有任何经验的他,现在获得了操作证书,有资格使用这种可以制作出许多复杂物件的三维打印机。他和室友雄心勃勃,准备用三维打印机制造一些用品,把宿舍布置得更考究。

希奈利所在的这所一流大学,现在有四座设施配备了高科技工具,学生的兴趣也随之猛增。目前,已经有2000个学生学会使用三维打印机和其他机器。教职工也使用它们。
北卡大学行政官员朱迪斯·科恩(Judith Cone)展望着更多发展空间 。她认为,将来在校园,制作空间将和图书馆一样对学生十分重要。她说,学校负责人是通过考察在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 Georgia Tech)和其他一些院校里新出现的制作空间,获得启发。
投身科学专业和创业的希奈利表示,“非常酷的一点是,所有人都在利用制作空间从事他们的项目”,他提到,艺术系的学生用三维机模型制作雕塑,化学系学生用三维机造出分子结构。

宿舍里的制作空间已经对希奈利产生巨大影响。他参加了“住宿生学习班”,学习班成员可以在宿舍楼里投入创新活动。这里有过设想竞争,科技公司来访,以及创新企业或艺术场馆的人登门交流。
希奈利入学时的主攻专业是化学,但在创作空间的经历诱发了他对生物工程学的兴趣。
一位学长向他介绍了一个义务为有需要的孩子设计和打印假手的“援手项目”(Helping Hand Project)。这些儿童参与帮助设计,在长大期间可以免费获得新的假手。这个项目的使命深深激励了希奈利。
他说,“看到这种制作过程真是非常了不起。我认为它会大大推动新一代的医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