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穆鲁(Vincent Mourou)在离开了他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颇有成就的广告业工作后,来到越南。塞缪尔·马鲁塔(Samuel Maruta)在银行界奋斗十年后,决定到越南稍事放松。两人相遇;以胡志明市(Ho Chi Minh City)为基地的精致巧克力公司Marou(玛柔)便由此在2011年诞生。

Marou公司采用地方资源,参与从可可豆到巧克力最后成品的每一道生产环节。穆鲁和马鲁塔走遍越南,亲自品尝一包包可可。他们与可可种植农合作密切,并且将他们视为公司大家庭成员。
穆鲁说,“种植人是我们最重要的伙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还说,“与我们合作的许多种植人都经过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的培训,他们获得的技能和培训让我们能够得到极好的可可”。

赫·宾·伯孔 (HBim B’Krong)是接受过美国国际发展署培训的多乐省(Dak Lak)的可可树农之一。可可现在成为了她的主要收入来源。她还通过向周围其他树农传授技术,回馈社区。
这个于2003年在越南启动的项目是美国国际发展署、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农业合作社发展国际和援助海外合作社志愿人员”(ACDI/VOCA)非营利机构、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行业合作伙伴——包括世界可可基金会(World Cocoa Foundation)及其成员公司——之间的一项合作。

该项目为越南南方和中部高地(Central Highlands)的将近22000个小户农家举办了用可持续种植法生产可可的培训。通过推广可可生产和促销,越南的小农收入得到提高,生活得到改善。项目还制定了可可豆的质量标准,提供相关监督和培训,从而确保当地可可豆达到和保持国际市场质量要求。
穆鲁说,“这里所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商品,而是相互交流,是让大家成为一体。身为美国公民,对我来说这意味着分享民主意识,自由创业意识,宽大为怀的意识”。
更详尽的报道(英文)可见USAID/Expo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