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去过美国西南部几个州,包括犹他、亚利桑那和内华达等地,时间正值酷热的夏季,应该时常刮起降雨的季风,即所谓的Monsoon季节。但是在近一个星期的旅途中,几次预报可能的夜间阵雨都只听雷声不见雨点,唯有一次在Page城外徒步新波浪谷(The New Wave),乌云渐起,骤起的狂风刮跑了遮阳帽,闪电则让人心惊肉跳,雨点有巴豆大,但是稀稀拉拉,而且只持续了三五分钟。等到赶回停车点,头发虽然有点儿潮湿,红沙覆盖的小径依然干燥如初,降雨量近乎为零。这大概就是近二十年来美国西南部严重缺水的一个现实写照。
美国西南部最重要的河流是科罗拉多河,其干流源头在从科罗拉多州北部落基山的拉普德尔山口(La Poudre Pass),穿越科罗拉多高原之后,途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州,向南流入墨西哥境内,注入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湾,汇入太平洋。
科罗拉多河自古就是美洲原住民生活与农耕灌溉用水的重要来源,西方人来到之后,无论是生活还是资源开发更是仰仗它的水源。尤其是从1930年代开始,尽管有不少基于环境的异议,先后建起了胡佛水坝和格伦峡谷水坝,拦截河水形成米德湖和鲍威尔湖,成为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和南加州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大坝水电站为周围社区和产业提供电力。宏大的人工湖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极佳去处。

但是自从大约20年前开始,美国西南部持续干旱,落基山脉冬季降雪量大量减少,而科罗拉多河的水源80%以上来自高山融雪,加上雨季降水也远逊以往,科罗拉多河的流量大不如前,最明显不过的标志,就是米德湖与鲍威尔湖的蓄水量一年不如一年,水线逐年下降,在两座大坝的上游湖岸裸露出高耸的多年水浸形成的白色岩层,十分令人震撼。
以鲍威尔湖为例,因为水位下降,多处游艇下水的坡道已经无法使用,大大影响了人们的水上活动。鲍威尔湖上游不远处有一处著名的天然彩虹状拱门,是游客乘船打卡的热门景点,但是现在因为水位降低,游船码头多次加长后已经无法继续提供登岸服务,除非绕道陆路,还得有荒野背包徒步的本领,彩虹拱门现在几乎与普通游人无缘。

米德湖也不例外。水位下降形成大片滩涂沙丘,水上活动大受影响,许多游人只得在沙滩漫步。多年前因为事故或偶然落入湖中的物件,倒是有机会重见天日,不但引起游客的兴趣,而且可能为警方破解历史遗案提供线索。
科罗拉多河的水位持续下降,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专家对此正在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无论如何,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科罗拉多河的水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